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湛江开展“稻鳖鱼鸭”复合共生 一亩田产值增十倍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湛江开展“稻鳖鱼鸭”复合共生 一亩田产值增十倍
发布日期:2018-05-24 07:31:00  浏览次数:51

  本报记者操戈 邓卫哲

  “没想到种一块地能挣四份钱。”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志满村村民占春芳说,热科院推广的“稻鳖鱼鸭”复合共生让她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一亩水稻田的产值增长了近10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党总支书记江汉青介绍,为了提高水稻亩产效益,湛江实验站通过两年多试验,探索出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高效生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稻田养鸭养鱼,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生态农业类型。之所以再尝试加入养鳖,江汉青解释道,广东、海南两地人多地少,很难实现大面积种植,增收不明显,而当地人又喜食甲鱼(鳖),市场需求较大。所谓“稻鳖鱼鸭”复合共生高效生产模式,就是将原有单一的稻田种养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空间,将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看似拥挤的环境,因相互依存、共生互利而实现生态循环。”热科院湛江实验站副研究员徐健欣称,在该模式下,水稻为鳖、鱼、鸭提供活动、休息场所,根系还能净化水质;鳖、鱼、鸭皆可捕食农田害虫,使水稻全程不打农药,粪便可作为有机肥;鱼吃鳖、鸭残饵及粪便保证稻田环境质量;鱼、鸭吃稻田杂草,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经测算,一亩稻田养殖20多只鸭子,40多尾草鱼或鳙鱼,最主要的是养殖150到200只中华鳖。每年二三月份放鱼,一个月后鱼苗大点了再放鳖苗和鸭苗,等到水稻抽穗后便把鸭子赶走,次年一月份过年前就可以卖甲鱼。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劳动力,湛江实验站还探索出了再生稻和以草治草等自然免耕栽培技术。早稻收割前便把补种的晚稻种子和三叶草、紫云英等草种直接补撒到地里。“这两种草生长非常快,水稻收完很快就长满一地,其他杂草就没法长了。”徐健欣说,三叶草和紫云英最怕淹,等晚稻苗长出来后一灌水就死了,节本增效明显。每亩地一年可节省翻地、插秧、除草等人工成本500元。

  现在一到节假日,好多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都找占春芳买大米,“谁都知道生态稻米安全又好吃。”虽然养鳖成本较高,但收益也高。占春芳原本担心鳖长得慢,没想到年底平均每只能长到1.8斤,一斤能够卖到60多元。

  为了降低农民养殖成本和风险,热科院湛江实验站在推广示范中先向农户免费提供半斤重的鳖苗,等到年底销售后再收回每只15到20元的成本。占春芳笑着说,“再加上卖水稻、鸭子和鱼的收入,做好了一亩地能挣一万多元。原先单卖水稻,一亩地最多1500元,现在翻了近10倍。”

  徐健欣介绍,跟挖塘养鳖相比,稻鳖共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用药净化水质,只要定期撒石灰粉。南方土壤偏酸,石灰粉杀菌之外,正好平衡土壤酸碱度。甲鱼白天自己找食,晚上补喂一餐鱼粉饵料就可。

  据了解,目前热科院湛江试验站通过与农业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已在当地示范推广了近千亩,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主要项目之一。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