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广西对虾产业上下求索 做大做强寻找对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广西对虾产业上下求索 做大做强寻找对路
发布日期:2015-01-16 00:00:00  浏览次数:13

  依托北部湾这片得天独厚的海湾,广西对虾产业的优质特性已延续几十年,近年更是以养殖面积及需求量(原料及终端需求)居全国第二位的地位,吸引着全国业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2014年,优质对虾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原料缺口问题,广西的加工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约一半以上对虾原料要从越南、印度等国家进口。对虾产业经济前景广阔,“十二五”规划中,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百亿元农业产业之一。

  近年由于工业、房地产业的影响,广西对虾养殖面积已经出现小幅度缩减,目前约为31.2万亩,产量约22万吨,产值106亿元。

  一边是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边是日益严酷的生产生态环境,广西对虾产业上下求索,只为向着做大做强的终极目标寻找“对路”。

  1、良种覆盖急需扩大

  近日,由广西水产研究院培育的耐寒品种“桂海2号”即将面世,这将改变目前广西的南美白对虾只能养两季的格局,实现3季养殖。

  广西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主任赵永贞说告诉记者,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5-35℃,一旦低于16℃,它们摄食量减少甚至不吃东西,也不生长,所以目前在广西绝大多数养殖户一年只能养两造虾。而冬季对虾市场的需求量很大,到春节估计会涨到80-100元/公斤。因此,培育中心决定寻找耐寒能力强的新品种。目前已育出的“桂海2号”,比普通虾耐寒4℃左右,9月投虾苗,次年元旦或者春节期间收虾。

  据了解,“桂海2号”仍在种试阶段,还要经过向国家提交品种申请鉴定,才能进行推广。赵永贞说:“这个品种精养条件下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如果推广开来,就可以让南美白对虾均衡上市。对养殖户来说,将大大增加利润;对于市民来说,产量多了,价格自然也会比较亲民。”

  1月6日,在广西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防城港良种场,记者看到了目前广西唯一通过审定,并正在大力推广的“桂海1号”南美白对虾。2014年,该育种中心生产了6万多对“桂海1号”亲虾,推广范围遍及全国各大生产水域,但仍无法满足广西的养殖水面需求。

  据了解,自2010年推向养殖市场以来,“桂海1号”的养殖覆盖率逐年增大,但由于国有事业单位在资金、场地、规模和市场推广方面的短板,一直未能占据广西对虾养殖产业虾苗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记者调查,广西的大多数对虾养殖户对良种并不太了解,只知道一代苗、二代苗、土苗,而对广西自己繁育的良种“桂海1号”和SIS品牌进口一代苗完全不了解。广西庞大的对虾产业,绝大部分依靠标粗型虾苗场从广东、海南等地调入小苗进行标粗淡化后,再向养虾户销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西有虾苗场近200家,除了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对广西对虾良种场拥有自主亲虾进行育苗外,其他苗场几乎都从区外买进小苗,经过几天暂养后出售。而且虾苗场良莠不齐,引进的虾苗未经严格检疫,生产操作技术不规范,饲料品质参差不齐,导致虾苗质量不稳定,劣质苗比例大。

  广西对虾产业分会的专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扶持广西几家规模较大有实力的龙头虾苗企业,进行亲虾和幼体生产培育;同时加大对广西对虾选育单位的资助,使真正适合广西本土养殖的品牌亲虾做大做强,从而持续提高广西对虾养殖良种覆盖率和产业效益。

  2、技术推广讲究示范

  近几年,钦州的对虾养殖户黄政峰因为连续7造养殖成功,在当地出了名。“一代苗低密度鱼虾混养”,是他的成功秘诀。

  “投苗10-20天开始投放埃及塘虱,15公分规格塘虱的每亩投放25条左右。”黄政峰熟练地说起了鱼虾混养的技术原理和细节:“残饵沉淀在池塘底部会滋生有害微生物,而埃及塘虱属于底栖性鱼类,在池底能起到翻底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残饵的沉淀。”

  据了解,目前广西鱼虾混养的清洁养殖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除了塘虱和虾混养外,还有金枪鱼和虾、沙虫和虾等混养模式。

  钦州养殖户张卫东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曾因红腿病感染,死亡率达到60%,一个偶然机会,他找到了应对这种虾病的“土方”。“当时我发现,其中一个虾池经过一段时间后,虾病竟奇迹般好转了。”张卫东后来找到了原因:虾池内多了一小撮金枪鱼,把死虾全吃了,因此没有发生大面积感染。

  赵永贞分析,“鱼虾混养”的秘诀在于在养殖中构造科学的生物链,鱼能吃掉虾池中的藻类、虾粪,最关键的是能将死虾吃掉,从而避免病毒传染。罗非鱼、塘角鱼、腊鱼、黄鱼都可以作为混养品种,而且鱼、虾之间的病毒不会交叉感染。混养的鱼一般也不会上市销售。对此,养殖户将混养于虾塘中的鱼形象地称为“卫生监督大队”。

  据广西对虾产业联盟调查,由于鱼虾混养模式所需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在广西推广较为迅速,目前九成以上养殖户认可和采用鱼虾混养模式进行对虾养殖。但高位池、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等好技术却在广西难以推开。

  专家认为,广西对虾养殖户普遍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资金投入少,抗风险能力弱,是广西对好的养殖技术和模式接受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另外技术推广途径单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对虾产业进行技术推广的有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站、对虾地方团队的试验站和各地水产技术推广站,还包括各药品和饲料生产厂商。进行的技术推广途径大多通过培训会的形式,起不到实效。示范带头能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多的示范基地和示范户。

  3、产业整合呼唤规模

  深冬时节,全国大部分对虾养殖区已搭起冬棚,但广西的冬棚养殖却不足2000亩。广西这个传统的对虾养殖大省区,为何与其他养殖区热情似火的阵势格格不入呢?

  “这要从浙江人到广西养虾说起。”在钦州销售对虾饲料的经销商黄国东说。对虾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200%,甚至更高,这吸引了大量浙江人进入广西养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浙江人在广西的对虾养殖面积约为10万亩,占广西对虾养殖总面积三成。

  钦州更是90%的对虾养殖面积是由浙江人经营。近日,记者在钦州看到,部分浙江人经营的养殖场停止了养殖。据介绍,这些浙江养殖户习惯一年养殖一造虾,一般清明节后投苗,养殖到10-11月份收虾。而无论养殖成功失败,赚钱与否,这些远在外地漂泊的养殖户每年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广西钦州、防城港的大部分虾塘不会养殖冬棚虾。而北海的浙江养殖户较少,但本地养殖户在冬闲时候不是选择休养生息就是选择外出打工,没有在冬季继续打拼的习惯。

  “浙江人的蜂拥进入,导致本地虾塘的年租金从原来的每亩300-500元涨至现在的2000-3000元。”广西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汉说,当地农户看不清塘租的行情,只愿短期出租虾塘,租期一般定在3-5年。由于租期不够长,投资者惧怕投资收不回,不愿投入大量资金对虾塘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所以目前广西对虾产业设施化明显比不上广东、海南等省份。

  记者在北海、防城港、钦州3市看到,大部分对虾苗场都是室外进行苗种标粗,水质处理不达标,育苗质量差;养殖场大多是土塘养殖,且养殖规模小,多是10亩左右的散户养殖,缺乏成片大规模养殖。

  专家建议,目前严峻的养殖形势正是产业进行资源整合、重新腾飞的良好时机,急需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土地流转,助推广西对虾养殖业向规模化、工程化发展。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