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资阳市雁江区新场乡巡泗桥村,映入眼帘的是成片集中的水田,水田一侧有四合院模式的办公区、工业生产模式设计的繁育车间……
转变思路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新场乡巡泗桥村位于雁江区、乐至县两县(区)交界处,5大水库流域流水的必经之地、水质优良、水资源丰富。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转变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全乡依托谊鑫、诗明等4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巡泗、双石、油草堰村构建水产长廊,打造新回路沿线水产健康养殖等近1000亩产村相融示范产业带。2013年秋,在新场乡巡泗桥村5个组,以年550斤黄谷的价格流转水田570余亩,由谊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泥鳅养殖,从苗种孵化、繁育到养殖育苗管理,经过不断反复试验,泥鳅养殖基地步走上正轨,形成了专业化、科学化生产的泥鳅养殖繁育基地370余亩,主要推广良种泥鳅养殖。
“现在我们养殖的泥鳅,经过精心培育后生长速度提高了,养殖成本减少了,更加容易捕捞,产量高出很多,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以上。”谊鑫合作社市场运营部桂经理告诉记者,基地培育生产出来的泥鳅及苗种不仅在当地销售,而且远销外地,现在仅当地已加入合作社养殖社员达160多户,带动当地特种水产养殖面积数十万亩,极大地促进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在推广该泥鳅的同时,还推广稻鳅养殖,并作为今后发展重点,打造特色稻鳅养殖繁育基地。
稻鳅养殖
力争西南片区第一
“稻鳅有着低投入高经济价值的特点,很适合广大农户养殖,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能保持稻田栽种。”新场乡相关人员介绍。
该乡大力推广生态、健康、无污染的稻鳅养殖,请川农大的技术专家到稻鳅养殖示范基地对养殖户、村干部和乡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保障了稻田中泥鳅的存活率达到80%左右。同时,乡上确定了一名水产技术指导员专门负责水产养殖与发展,邀请市区水产专家和川农大的专家对有意向从事稻鳅养殖的农户进行培训,全力打造稻鳅养殖,今年全乡已在油草堰、皂角、楠木村试验示范稻鳅生态养殖287亩。
桂经理掰着手指告诉记者:“通过稻鳅生态养殖,在保障水稻亩产800斤的基础上,每亩放养3000尾,按80%的存活率计算,除去泥鳅逃逸,预计可收成品鳅100—200斤,亩增收1800—3600元,除去种苗、饲料、人工1000元左右,可实现亩纯收入800—2600元。”
“今年,我们将依托4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巡泗桥村、双石桥村、油草堰村为基地,构建标准化、健康养殖繁殖示范片800亩左右,力争在2017年建成稻鳅养殖基地10000亩,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以泥鳅为主的特种养殖、繁殖基地,同时辐射带动全乡水产业健康发展。”该乡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基地发展
实现村民产业“双赢”
泥鳅养殖基地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全乡的水产业发展,还可以解决当地就业、耕地撂荒等问题,实现了村民产业双赢。
据悉,谊鑫泥鳅养殖基地从2013年9月开始,每月在当地的用工平均为50人左右,实行稻鳅养殖的亩平均人工费用为400—500元,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和实行稻鳅养殖,有效解决了60余亩撂荒地。
现年52岁的巡泗桥村4组村民杨义坤靠耕地为生。今年他在泥鳅繁育养殖示范基地工作,每个月工资28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家里还流转了1亩土地。“这样的收入比种地好多了,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生活得也很开心。”他告诉记者。
目前,该乡正以发展特色泥鳅养殖业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品牌、休闲等农业,努力促进新场乡农业提质扩面增效。(杨佳鹭,陈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