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开始,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对人工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共获受精卵5500粒,出苗4000余尾。目前亲鱼经康复处理后全部存活,鱼苗已开口摄食。
圆口铜鱼俗称水密子、圆口等,是一种河流洄游型鱼类,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其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攀枝花以上江段以及雅砻江干流水流湍急处。它们曾是长江上游江段的主要优势物种和重要经济性鱼类,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其栖息范围萎缩,资源量显著下降,目前已被列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指标性物种。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中国三峡集团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对圆口铜鱼的保护高度重视,组织了多家研究所长期进行科研攻关。由于其人工驯养成活率低、人工养殖环境下性腺难以发育成熟等因素,人工繁殖一直是该物种保护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经过长期摸索,成功建立了适合于野生圆口铜鱼的套养模式,并突破了在人工环境下性腺发育成熟的难题,截至目前,共获得成熟和近成熟亲鱼30余尾。5月14日,研究人员筛选了三尾雌鱼开展实验性催产,获受精卵1000余粒,出苗200余尾。5月26日,在总结第一次繁殖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成功催产三尾雌鱼,获受精卵4500粒,出苗4000余尾,受精率高达99%,孵化率90%。连续两次成功实现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标志着研究所已成功掌握了此项关键性技术。
此次圆口铜鱼人工繁育成功,是三峡集团金沙江水电开发过程中物种保护技术的又一项重大突破。鱼类学家曹文宣院士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成功,是其保护历程的里程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