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谈判破裂了,这次怎么谈,心里真没底!”今年3月,广东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会长叶富良过得并不平静。本月,他的谈判对手——SIS(美国南美白对虾改良公司)的代表又将来湛江,与协会再次谈判。
让人欣慰的是,协会与广东海洋大学共同推动的本土亲虾已投放市场,“尽管推广充满挑战,但这终究是属于自己的优种”,每想到此,叶富良又豪情万丈。
破裂的谈判
湛江有“中国对虾之都”之称,对虾年产量约15万吨,出口量占全国1/4,产业链条囊括养殖、育苗、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对虾养殖关键在种,这里仅种苗企业就有400多家,是产业链条的“顶端”。
然而,这些种苗企业每年都得和SIS打交道,去年我国进口SIS亲虾13.4万对,其中超过七成销量在湛江。拥有先进技术,SIS的亲虾价格年年上涨。2012年10月,SIS提出要将2013年亲虾的价格从52美元/尾提高至60美元/尾,这一举动导致虾苗企业怨声沸腾。湛江国联水产对虾育种项目负责人彭树锋说,当时协会组织大家据理力争,最终将价格调整为55美元/尾。
然而,SIS的亲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去年10月,对虾苗种协会正式以亲虾质量下降为由,希望SIS降价,否则将减少亲虾进口量。遗憾的是双方未达成共识,谈判宣告破裂。对虾苗种协会紧急商讨对策,决定11月~12月份湛江地区削减SIS亲虾进口量20%。叶富良说,他们为的就是向SIS表明态度。
市场受制于人
今年进口亲虾的量达到16.7万对,远远高于去年13.4万对。面对苗种企业如此大的进口需求,叶富良很纠结。国内进口亲虾份额基本由SIS、科那湾、正大三家公司掌握,去年由于协会的抗争,SIS公司的份额有所下降,科那湾公司的份额有所上升,但还不足以改变大的格局。SIS每年向全球提供30多万对亲虾,中国是其最大的市场。
“世界上能提供优质亲虾的公司就那么几家,SIS公司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要找到替代SIS的亲虾比较难。”湛江海茂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良介绍说。
“归根到底,是国内亲虾育种表现令人失望。”叶富良表示,目前国内投入亲虾育种的科研单位和产品还不少,各地钱花了不少,但这些产品没有一个具备推广优势。这也就是他在谈判中缺乏底气的根本原因。而协会是个松散的组织,会员企业是靠脚来投票的。
“如果客户觉得价格高,那可以用另一个产品代替,这些都是由市场来决定。”SIS亚洲区总裁郑光表示。
推动本土苗种产业化
叶富良表示,无论多么困难,他也要代表协会企业和对方谈。“无论结果如何,谈的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去年双方谈判破裂,但SIS今年非常重视亲虾的质量问题,2014年亲虾价格是这些年来唯一没涨价的一年。
湛江多数苗种企业认为,SIS去年价格没有涨起来,在中国销售份额下滑,这也许是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的原因。
“协会今后重要的工作,是引导自己的企业培育且推广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质亲虾,而不能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叶富良说出了他的设想,只有自己手头有了拳头产品,才能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协会在对话中才能有底气。
今年各企业上报进口亲虾的量达到16.7万对,叶富良表示,这个量太大了。无论如何也要给本土亲虾留下一些空间,否则连希望也没有了。
过去湛江虾农一直养殖的本土墨吉对虾表现优良,只是这些年来未进行产业化选种育种。协会决定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本土墨吉对虾亲虾选种育种产业化。
“在推广本土亲虾产业方面,协会可以承担更广泛的职能。”叶富良说,育出虾苗如果市场推广有难度,送给中小虾厂养殖也要干。他认为,政策资金扶持最能见效,但现在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钱花了不少,但效果有限。叶富良设想,也许今后随着行业协会的力量更加壮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本土品种能有更好前景。但眼下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