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村地处贵州铜仁松桃县九江乡西北部,山高壑深,耕地面积稀少,经济基础薄弱,2015年以前基本无村级集体资金。全村283户、1284人,其中90%以上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不足500人,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农作和外出务工为主,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要在我们这一届班子实现致富梦
“杨建英养鲤鱼没成功,陈远珍养竹鼠也看不到效益,村里面弄过烤烟、栽过杨树林,都没搞起来,为哪样嘛?一是资金跟不上,二是缺技术。”当被问到兴隆村以前有没有发展过产业,老支书杨通国一脸无奈地说。
“怎个我们旁边的秀山养殖种植搞得这么好?兴隆有哪点比不上人家?”这是萦绕在支书石宗文心头多年的一件心事,多年在外打拼、家底还算殷实的村主任田兴国心底里也鼓着一股劲,总想着要大干一番。
新一届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为村级发展想办法、为群众致富谋出路,立志要带领大家走出一条致富路子。通过驻村工作组向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到的20万元帮扶资金,村支“两委”班子于今年5月份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会议研究通过了村支“两委”计划在石家组、田坝组、安马组和小沟组筹建泥鳅养殖基地的提议,会后石宗文一脸兴奋对大家说:“一定要在我们这一届班子让大家实现致富梦!”
投石问路,请来兴隆“财神爷”
说罢就干,由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牵头,开始组织人员赴全县各乡镇考察学习并作市场调研,这其中养殖经营较为成功的蓼皋镇中坪泥鳅养殖逐渐浮现在兴隆村人的眼前。
泥鳅生存能力强,以浮游生物(可以家禽、家畜等动物粪便发酵生成)为食,喜欢阴凉环境,其养殖技术门槛不高。兴隆村泥鳅养殖基地选址在山壑地带,能够形成阴凉环境,山间泉水水质上乘,搭配家畜或者家禽养殖,能够产出肉质鲜美、品质良好的泥鳅。
通过市场考察,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在饮食文化日益被提倡的今天,泥鳅作为食材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欢迎。据悉,松桃县泥鳅养殖不到100亩,而全县市场缺口达900亩,按每亩池塘养殖泥鳅120000尾、成鱼每40尾1市斤计算,全县每年泥鳅养殖要达到1000亩1500吨才能基本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巨大。泥鳅养殖在松桃本地扎根立足后,还可以打造品牌,销往外地。如果成鱼直销至各大酒店饭馆,市场价能达到每公斤60元,如果卖给商贩,收购价也能达到每公斤40元,市场价值巨大。
看准了就要行动。石宗文、田兴国等认准了泥鳅这个“活财神”,几个日夜蹲守在寥皋镇中坪泥鳅养殖场,软磨硬泡,终于与该养殖场负责人达成协议,兴隆村泥鳅养殖基地建成后,该养殖场可以以出售鱼苗作为补偿的形式为兴隆村养殖泥鳅提供技术指导。
要想富靠“三步”
综合投资金额、技术、人员和风险评估等多方面因素,兴隆村泥鳅养殖拟分“三年三步走”计划。通过初步估算,泥鳅养殖按一亩地一个池塘的规模建设,一个池塘四周要以砖和水泥硬化,并做防漏水处理,加上水源管道架设、人员施工、交通运输等费用,一个养殖池的搭建成本为9000元,鱼苗每尾0.16元,预计每个池塘投鱼苗120000尾,一个养殖池塘建成投产预计成本为3万元左右。第一年,将征地6亩(征地每亩300元或直接入股)建6个养殖池,投资20万元;第二年,将第一年的产值投入到规模扩建上,并鼓励农民贷款入股投资,参与经营;第三年,在继续扩增养殖规模的同时,按规则实施集体投资、私人入股分红,收获劳动成果。
齐抓共管大家致富
兴隆村泥鳅养殖试点本着“积极鼓励群众创业致富”的原则,参照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制定经营管理规则,成立以村支“两委”、村监督委员会、村小组长和党员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监管会,定期开会研究养殖基地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并负责对日常财务进行监督审核。在确保村集体投资股份不低于50%的前提下,积极鼓励个体和私人入股投资、按股分红,并参与或主持具体经营管理,将过去“政府主导、群众被动接受”转化为“政府引导、群众自发创业”的发展管理理念,彻底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生产原动力,从而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管理模式。
天有不测风云,“7·15”特大洪灾肆虐松桃县城的同时,也没放过方兴未艾的兴隆。洪灾过后,兴隆村新建的泥鳅养殖试点6个池子只剩下2个半、投放的50万尾泥鳅苗丢了约30万尾,正当笔者为此心急时,支书石宗文却有他的一本账“现在大概还有20万尾,4000斤,再过个把月就能上市,届时还能收入8、9万元,要是往年,我们就哪样都没得咯,只能靠政府救济。”“这么大的洪灾,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就证明了一件事——我们现在做的是对头的,是看得到希望的!”村主任田兴国坚定地说。
百年不遇的洪灾不会年年有,兴隆村想发家要致富的志气也不会就此消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兴隆村支“两委”一干人的“账本里”,从全村党员群众的眼神里,笔者没有看到失落、无助,而是更加坚定的自信和敢于向贫穷落后挑战的勇气,有了这些,兴隆人的致富梦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