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笔者在浙江省德清县大鲵繁驯中心看到,两条硕大的大鲵(俗名娃娃鱼)被带到位于乾元镇304省道旁的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总部甲鱼村,它们将被用来招待客人,让人稀奇的是,它们身上还有着唯一的身份标识——二维码。
娃娃鱼可以合法地吃吗?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能不能走上普通人包括饭店、食堂的餐桌?对此,清溪鳖业、大鲵繁驯中心负责人王根连笑着解答:我们中心有人工繁殖的子代个体,属于养殖大鲵,而不属于野生大鲵,因此可以合法经营。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随着国家农业部的2015年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鲵资源保护规范经营利用管理的通知》的出台,德清大鲵繁驯中心繁育的子代养殖大鲵,从现在起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牌,以便该大鲵的可溯源。
清溪鳖业办公室主任马坤给笔者做了大鲵标识牌的演示。原来,每一尾娃娃鱼,都有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符。该标识符是由农业部统一委托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水野分会)负责发放,由大鲵的养殖、经营企业向分会申领。只见马坤将一枚系在大鲵颈间的标识牌取下,然后用手机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屏幕上就跳出这尾大鲵的所有信息:产地是浙江省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附大鲵16位数产品代码,还伴有体重、养殖时间、种苗来源、销售目的地等信息。
虽然大鲵在德清繁育多年,但价格昂贵,尽管已从700元一斤降到300元一斤,但离大众的消费还是有不小的距离。清溪鳖业甲鱼村开始销售清蒸与红烧娃娃鱼,但一条六七斤重娃娃鱼价值2000元左右,还是让一般客户望而生畏。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将娃娃鱼的平民化,让它走进一般酒店、餐馆甚至快餐店。”王根连兴奋地说。 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