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霸王”寒潮,让南方城市领略了雪的“奇”,也感受了寒潮的“惊”,它带来的不止美景,还有天灾。据羊城晚报报道,此次寒潮致广东渔业总经济损失高达9.9亿元,渔民心中怎一个“痛”字了得 ?一度“靠天吃饭”的渔业将情何以堪?那么,在纾解这些养鱼人痛的同时,留给我们农林牧渔怎样的思考?
缓解之一:科学技术——行业杠杆
我国农牧行业受产业结构模式的影响,农业对新科技的应用比其他行业相对滞后,近几年生产作业方式虽有改善,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依然较大。大多数农民仍“靠天吃饭”,偏远地区尤为如此。有句话说得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技术作为各行各业的支撑点,起着杠杆作用,农林牧渔业也不例外,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除了提高科技别一无二。就此次寒潮而言,广州渔业焦虑,玉林渔业却很淡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其现代化科技养鱼,这不得不归功于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好处。
思考1:2016年是农牧渔业的里程碑?
回顾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出现在文件中,2016年1号文件指出将继续加大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加深对基层农技推广与服务支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2016年也许是农牧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农牧业摆脱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将指日可待。
缓解之二:国家健全经济和产业损害补偿经济机制不可或缺
农林牧渔作为特殊的国民经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始终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较弱势的地位,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时,国家完整的政策性补偿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会把农牧业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已有完善的政策补偿机制。
思考2:未来农牧渔业能否坐钓鱼台?
目前我国虽然在种植养殖方面补贴持续,但机制尚不成熟,金融保险补偿尚处探索阶段,补偿主力仍靠国家财政救济,在风险面前,国家虽补得了“面”,但没补进“根”,也没补进农林牧渔人的“心”。2016年1号文件及时提出: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这项政策的逐渐完善将会进一步推进了农牧业的健康发展,相信未来,农牧渔业在风险面前定能稳坐钓鱼台。
缓解之三: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笔者认为,农牧民收入单一,面对市场和自然灾害这样那样变化,生活怎会有保障,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一大弱点,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也势在必行。
思考3:未来时代大格局下的农林牧渔业之路
在大时代大农业大食物发展趋势下,种植、养殖生产结构模式必须改变,产业链的延伸延长是必走之路,利用“互联网+”,发展线上线下,跨行跨业多元化整合发展农牧经济,使农牧民收入不再单一,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因素时,经济损失可控到我们能接受方向上来。
结语:
除以上述三点外,对农林牧渔业执行者本身而言,也应加强专业技能的掌握,学习先进技术,利用互联网掌握行业动态,应对风险,与时俱进。(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