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中国花蛤之乡,最有“花蛤味”的村庄是城厢区灵川镇下尾村,全村5800多人,超过4000人从事花蛤育苗,供应的花蛤苗占全国市场50%以上,因此有“中国花蛤第一村”的美誉。在经历了输出育苗技术改变穷村面貌、承包育苗基地扩大养殖规模两个阶段后,下尾村如今正面临着养殖成本上涨、精深加工拓展难等新问题。龙头企业正牵手行业协会为花蛤产业的未来积极谋划。
输出育苗技术员
眼下,正是把花蛤中等苗采收上岸,销往沿海各地的时节。走进下尾村,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传统渔村不同的现代气息:村里满是三四层以上的小楼,而且建造时间大多在10年以上;各种轿车来来往往,不时还有城里的出租车载客进村。“在城里打的,说一句下尾村,不用详细解释,司机都知道!”村委会主任林秋荣自豪地说。
过去的下尾村,可没有这种豪气。66岁的林文泉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多地少,村民日子过得很苦,常靠剥海蛎到内陆村庄换取一些地瓜渣和柴火,勉强维持生计。
改变下尾村这一贫穷状况的,是一粒小小的花蛤。由于环境位置优越,下尾村海域曾出现一部分自然生长的野生花蛤苗,这引起了水产科研机构的兴趣。1977年,省水产研究所、莆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下尾村联合开展“花蛤人工育苗及半人工土池增养殖”试验,成功培育出花蛤苗种。这项技术在当时全国首创,使莆田成为全国最早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于是,正在寻找致富门路的村民们掀起了苦学花蛤育苗技术的高潮,因此诞生了一批懂技术的“土专家”。
林文泉就是其中的领头雁之一。他学习了3年育苗技术后,从技术员干起,当上了下尾村育苗场场长。然而,由于下尾村的海域面积仅有区区2000亩,向外输出花蛤育苗技术便成了一条出路。1988年,在福清养殖户的盛情邀请下,林文泉在全村第一个前往福清,担任技术员。“龙高半岛的海滩非常大,大约有8万亩。因为急缺技术,给我的待遇很好,有工资、有奖金;而且滩涂面积越扩大,技术员的地位越高。”3年之后,林文泉就在家里盖起了一栋四层楼房。
这栋楼成为一个生动的榜样。随后,下尾村掌握育苗技术的村民纷纷离开村庄南下北上,到全国各地沿海的养殖场当起技术员。省内的漳浦、晋江、厦门、平潭,省外的广东、江苏、山东,甚至远在东北的辽宁,都留下了下尾村“土专家”的身影。以花蛤为主营业务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海源集团,其创办者林秋云就是下尾村人,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远赴辽宁当技术员。
争当承包养殖户
对于下尾村来说,2000年是个分水岭。一方面,随着育苗技术在外地养殖区的传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开始出现,技术员重要性下降、待遇降低;另一方面,有了一定积蓄的技术员们,开始筹划在各地承包海域,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
2000年12月,养殖户陈星球投资20万元,在辽宁大连以每亩400元的价格租下500亩滩涂。经过精心管理,当年他的花蛤苗创产值150万元,不但赚回了成本,还获利100多万元。一传十、十传百,下尾村又掀起了一次由技术员向承包养殖户转型的新高潮。
林文泉也较早实现了这种身份的转变。他与人合股,承包的滩涂面积从300亩渐渐增加到2000亩以上。“单打独斗力量小。以合股、抱团等方式,几户联合承包滩涂,一起养殖;或者与当地养殖户合作,共同入股、共同收益。”林秋荣介绍说,当时,全村1000多户人家,有600多户在外从事花蛤育苗,承包的滩涂养殖面积在2.5万亩以上,每年收入超过2亿元。如今,黄海、渤海、东海、南海,都有当地养殖户的领地。
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人力成本的提升,原来使用的人工收苗、洗苗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机械化洗苗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养殖户吴志平的育苗基地有1000亩,过去在收苗旺季,每天要雇100多名工人,现在购买了机械收苗船,不仅每天用工量只有25人,而且洗苗效率是原来的4倍。“机械收苗、洗苗不受潮汐影响,洗完后快速装袋,直接销往山东、辽宁等地。”
养殖面积的扩大和机械化的推广,再次推高了这一行业的门槛。“早期每户投资几百元就能承包一个养殖场,现在有了机械化,养殖场投资普遍在几百万元。”林秋荣介绍说,由于厦门、漳浦等地海域环境好,近几年聚集这里承包滩涂的村民占到全村养殖户的70%左右;每年3月至5月,这里的花蛤中苗收成时,要雇佣300多艘龙海籍渔船前来拉网。
随着养殖规模的壮大,金融机构的支持越来越重要。2013年11月,莆田市花蛤行业协会成立,与两家银行签订了银协合作框架协议,获得两家银行提供的1亿元授信贷款额度。去年11月,莆田市花蛤行业协会又与莆田农商行签订产业链授信业务合作协议,成立花蛤互助成长基金,提供每年度不低于5000万的贷款额度。
期待创新破瓶颈
下尾村试水花蛤育苗已有30多年,如今,产业瓶颈再次显现。
海域租金的提高和行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让花蛤育苗的投资回报率逐渐下降,已从最初的数倍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此外,由于沿海工业的布局,挤压了养殖滩涂的面积,直接影响到花蛤苗的成活率。林文泉十分痛心地说,过去花蛤苗的成活率达70%以上;近几年,由于海域水质下降,成活率仅有30%左右,仅此一项,就直接导致养殖户的收益水平下降一半。
曾经被寄予很大希望的花蛤精深加工产业链,至今难以担负起扭转收益下降趋势、增加行业收入的重任。目前,龙头企业海源集团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专门从事花蛤调味品、花蛤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集团副总经理林新华介绍说,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花蛤依然热衷于鲜食,所以精深加工产品的销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展。
“创新,是花蛤产业实现再次转型升级的关键。”市花蛤行业协会秘书长郑世耀认为,养殖技术、资本投入曾分别让莆田花蛤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后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花蛤产品附加值,必须在品种培育、养殖技术、营销方式、精深加工等各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龙头企业带头走上创新路。由海源集团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果,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莆田市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科技奖,极大鼓舞了花蛤养殖户的创新热情。目前,海源集团正在实施花蛤浅海底播增养殖工程,探索高品质花蛤的育苗和养殖。海旭水产公司、泰湖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积极尝试花蛤与九节虾、海参的混养工程,以立体化科学养殖提升单亩池塘的收益率。
“创新并不难,找到痛点发力,就有效果。”郑世耀举例说,如果消费者买回家的花蛤中混着个别死蛤、泥蛤,煮好以后必定影响口感。为解决花蛤的挑选难题,集美大学利用敲击活花蛤与异常花蛤产生声音信号差异的原理,结合计算机技术,研发出能自动剔除异常花蛤的设备,不仅提高了花蛤净化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劣质花蛤存在的可能性。
记者手记
花蛤行业期待新农人
与种植业相比,花蛤养殖业更早地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因此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规模效益。然而,与种植业近年来兴起的精致农业、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相比,花蛤养殖业依然停留在以规模取胜的阶段,没有鲜明的产品分级,没有营销手段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这一行当缺乏新农人。
花蛤产品,需要新农人给予重新定位。花蛤一直被称为“平价海鲜”,水产市场中销售的花蛤一般只有两种等级,价格相差也不大。其实,不同品种的花蛤产品在个头、口感、品质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需要以精品意识,打造“平价海鲜”中的优等品。如今,大米、鸡蛋、蔬菜等农产品都能分成三六九等,定位于不同的消费人群,而花蛤却缺乏这样的产品分级,没有跟上分级消费的大趋势。
在营销手段上,更期待新农人的新思维。眼下,半成品净菜已成为年轻人消费的新选择。而花蛤产品的营销新意太少,依然以水产市场和大型超市为主,很少有定制式、体验式销售方式。厦门举办的一场“千人挖花蛤”活动,引爆了整个海滩,说明新鲜的营销方式能唤醒潜在的消费需求。对于花蛤调味品、花蛤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而言,不能再以进入成本高昂的传统超市作为销售主渠道,更需要借鉴“三只松鼠”等互联网零食品牌的经验,以互联网思维打开销路。
因此,呼唤花蛤行业新农人,实际上还体现了这一行业在苗种培育、滩涂养殖、产品定位、营销手段、深加工研发等方面对创新的渴望。多一些新农人,花蛤产业将更有活力,转型升级也更有动力。
(卞军凯 易振环 陈金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