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罗非鱼养殖户们没有想到,随着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深入推进,罗非鱼从肇庆鱼塘到外国餐桌的道路,比以前走得更加顺畅。
作为水产养殖大市,肇庆罗非鱼养殖和生产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广东主要的罗非鱼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其中,高要区被誉为“中国罗非鱼之乡”,罗非鱼养殖面积0.68万公顷,总产量7.6万吨。
近年来,肇庆市把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连续两年农村电网投资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与农村电网可靠性共同提升的,是罗非鱼养殖户与加工出口企业的信心。
可靠电网助力罗非鱼远销海外
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是肇庆市最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在高要回龙、马安分别有一个厂房,年收购罗非鱼2万吨,生产成品7000吨,年营业收入超2亿元,其中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
日前,记者在该企业看到,地下的7台冷冻机组24小时不断运作,冷气供应到加工车间。经过机器除鳞、人工切片,工人将罗非鱼片放进单冻机内,使鱼片温度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我们的产品需要长期处在零下18摄氏度环境中,每年公司需要用到大量电力来冷藏保鲜。”该公司董事长李振强说。
“过去,我们遇到雷暴雨天气经常会停电,影响产品质量,经济损失巨大。”李振强说,他们企业主要“靠水清洗、靠电冷冻”,对电力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停上一天的电,企业损失就将近3万元,为此,企业专门花费200多万购进2台大功率发电机,每年花在发电机上的费用就超10万元。
李振强表示,随着近年农村电网建设加速,电力不再是牵制企业发展的因素。“这两年发电机少开了很多;基本上停电都是电力施工计划停电,供电部门会提前通知,我们提前准备,避免损失。”
稳定电力提振农户养殖信心
可靠的电力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定心丸”,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动机”。
日前,在位于鼎湖区永安镇的贝水中心村中社村大朗台区的电网改造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爬上新设立的电杆,拉网接线。按照计划,该台区将全部更换成120平方毫米电线,将于11月底通电投产。届时,影响该台区电线细、过载不足的问题将彻底解决。
在贝水村村支书冯伟雄印象中,自2015年以来,该村电网已经进行过3次升级改造。改造前,贝水村只有大朗一台配变,负责该村4000亩鱼塘的电力供应,常常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2015年拆分台区后,新设了大朗2号配变和朱家村配变,有效解决了配变超负荷运转的问题。“今年再把电线一换,我们村200多户养殖户发展生产的信心就更足了。”冯伟雄说。
养殖户冯俊强的30亩鱼塘正位于改造线路旁边。看到红蓝两色的崭新电线,冯俊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因为电力问题,我试过一年烧了24台增氧机马达,不说鱼的损失,光是修马达都修了好几千。”冯俊强表示,他已经养了10多年罗非鱼,亲历当地电力发展变化给养鱼带来的影响。“以前需要时刻准备着的发电机,这两年都没怎么用了。”冯俊强说,稳定的电力带来了收入的稳定。
“永安供电所管辖的大部分村线路残旧,有许多是1999年第一次网改至今,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永安供电所所长邓卫峰表示,此次电网改造还包括进行智能化升级,推广电网集抄。“只要在后台就能对故障定位,有利于及时排查消除隐患,方便了日后管理。”
产业发展改变农网改造方式
在鼎湖、高要,发展类似罗非鱼这样的产业带来的电力需求,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方式。“在过去,我们往往要各村各户地走访,了解村民用电需求,才制定改造方案,有时还要多次沟通协调,才能争取到村民的支持。”蛟塘中心供电所副所长梁志强说,现在往往是用户主动过来供电所,提出改造需求。“许多问题在改造前就已经协商好,供电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阻力更小了。”
“我们所会先和当地村委沟通他们的用电需求,再作出改造方案,并和村委达成协议签署合同,由村委提供线路走廊、配电房用地,解决青苗赔偿等问题。”邓卫峰说,凭着这样的办法,先易后难,农网改造很快在全镇顺利铺开,目前夏岗村、西旺村、江溪村等村已经完成了线路的华丽转身,大社村、洞心村、新村站等也将很快完工送电。
同时,供电部门也在主动创新农网改造的方式方法。通过强化政企联动机制,建立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与电网投资额挂钩制度,对政府支持力度大、项目进度快的地方给予投资倾斜鼓励。
据统计,2016年,肇庆市完成农村电网投资9.7亿元,2017年落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13.88亿元。按照计划,2017年底,肇庆市将完成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2018年基本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2020年底,肇庆市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要达99.9%,综合电压合格率98.6%,配网自动化覆盖率、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达100%,实现动力电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