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更休闲 农民越富足
——湖南省浏阳市官桥镇打造休闲垂钓小镇纪实
本网讯(记者 张振中)“以前我们守着一口山塘种点水田、散养些鱼,早出晚归一年下来却赚不到钱,又忙又累笑不起来。”回想起过去的贫困生活,湖南省浏阳市官桥镇苏故村村民郑绍文至今还唏嘘不已。如今记者看到,郑绍文养鱼的那口山塘已经变成了标准化的垂钓竞技场,钓友们将鱼钓上来,又重新放回鱼池里,这“一钓一放”让专业钓客在竞技的同时闹中取静、闲中取乐,而郑绍文则“忙里增收”。他告诉我们,今年家里仅“鱼的收入”就从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了10多万元。
从靠养鱼糊口到发展休闲垂钓,郑绍文家的产业升级背后,是水乡官桥的转型变迁。这个位于浏阳河畔、拥有2000多亩水域的农业重镇乘着浏阳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以“水韵官桥、垂钓小镇”为定位,将全镇打造成为湖南首个“垂钓小镇”、长株潭休闲渔业之乡,致力将休闲渔业做大做强。
“禁、治、养”三步走,盘活水资源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鱼也。”在垂钓中,钓客们看重的是过程,而不在鱼获的多少。钓鱼人寄情青山碧水,钓的是一份亲近自然的闲情和快乐。
地处浏阳河生态经济圈的官桥镇,拥有极其丰富的水面资源。浏阳河的支流——涧江河穿镇而过,境内全长24公里,加上域内众多水库、山塘星罗棋布、自成一体,水域面积多达2000余亩。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渔业资源,让官桥成为天然的“垂钓圣地”。
为了让官桥的水与钓鱼的乐有机结合,官桥镇党委、政府提出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导,以水韵官桥为主题打造全省首个垂钓小镇。可美好的设想却遭遇了现实的瓶颈,钓鱼重在水质,但官桥的水质却一度遭到排污的侵袭。原来,当地几乎家家户户从事传统养殖,仅在苏故村规模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就有10家,随意的排放让好水变成了臭水,不少村民都选择外出谋生,而外地人更是鲜有“上门”。
如何治水护河,才能盘活沉睡的水资源?这成了摆在官桥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官桥镇党委委员沈详谋告诉记者,为了转型,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禁、治、养”三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是‘禁’,每年4至6月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网鱼等行为,我们组织成立了村级护鱼队进行日常巡查,一经发现违法行为即刻举报,联合执法部门收缴工具、设备。第二步是‘治’,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河道治理、严控农资用量等举措,重点整治涧江河两岸的污染源;官桥镇投入了150多万元对涧江河苏故村境内的8公里河道进行清淤和加固堤坝,栽种树木花草,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第三步是‘养’,让河流进行自我生态修复。今年官桥镇倡导鱼苗放流,在涧江河内放鱼10万尾,进一步修复了渔业资源。” 沈详谋说道,官桥通过“三步走”在养鱼先护水上做足了文章,结合美丽乡村和特色乡镇建设顺势打造垂钓小镇。
“花样垂钓+夜间漂流”,满足游人需要
一步走对,步步为赢。水资源盘活了,官桥打造湖南首个垂钓小镇的发展契机也就来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官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各方资源,高标准建设了苏故村垂钓竞技中心、峡山湖库钓基地、车上塘钓基地、对门冲野钓基地等各种类型的钓鱼基地40余个;在苏故村等7个村建设了10个标准化垂钓竞技池。除此之外,官桥还将在涧江河沿线建造60个垂钓钓台,在苏故村和九龙村已经建成2个野钓基地,通过定期开展全省乃至国家级的大型竞技垂钓比赛、库(塘)钓、野钓比赛,形成了库钓、塘钓、野钓与竞技比赛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垂钓基地。
休闲垂钓是渔业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才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野钓累了,就地躺在河滩上休息蚊虫太多,在车上休息又睡不好,如果能提供野钓休息的场所就更好了。”钓友“飞哥”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钓友的关注力,就是官桥休闲渔业的努力方向。官桥镇不仅敏感地捕捉到了钓友的诉求信息,而且迅速行动将其转化为注意力经济。官桥镇谋划两个建设,一是搭建树屋,在涧江河两岸茂盛的树林中打造特色雅致的树屋,既可以供钓友休息,又能为游客增加休闲度假的“看点”,形成“你在岸边钓鱼,我在树屋观赏钓鱼”的人文风景线;二是借树屋建成后顺势开展“夜钓”,让白天没有闲暇的钓友可以晚上来此垂钓,甚至站在树屋的亭台上挥竿垂钓。
“让喜欢钓鱼的人‘夜钓’,不喜欢钓鱼的游客则可以在涧江河上 ‘夜漂’。”潘昌武介绍道,白天漂流和夜间漂流的服务功能不一样,“白漂”主要是一种渔事体验,由于涧江河野生鱼类资源丰富,部分河段清澈见底,游客白天乘坐竹筏静漂观看河鱼;而“夜漂”主要是一种漂流体验,由于涧江河气温较低,适宜夏秋两季静漂,加上水流平缓,夜漂安全有保障,可谓别有一番乐趣。
钓养结合“红利”释放,村民提前小康
随着垂钓的规模日渐成熟,来官桥的钓友越来越多,休闲垂钓给村民带来的“红利”也逐步释放出来。
苏故村党支书潘昌武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前卖一条3斤重的鱼,除去养殖成本只能赚3元钱;现在钓友来休闲垂钓,一条同样重的鱼可以赚9元钱;而如果竞技垂钓,鱼钓上来重新放回鱼池,钓友一天交30元钓位费,加上餐饮消费,平均一个钓友一天要在村里消费100元,垂钓基地的农民可以净赚50元。”
垂钓让官桥的村民迈出了致富的第一步,而传统渔业换档升级的步子正在迈得更大。
“这小小的鱼塘里也有供给侧改革。”潘昌武说,养一亩观赏鱼的利润是食用鱼的2倍,养殖观赏鱼每亩的年产量可以稳定在2000斤左右,亩产值稳定在4万元左右。官桥离长株潭城市带都近,而城市的观赏鱼消费需求旺盛,需求决定供给,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打造长株潭地区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这将是未来官桥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官桥镇的苏故村走在前面,通过发展休闲渔业找到了脱贫的出路。实现脱贫摘帽之后,村民信心大增,纷纷积极投身到休闲渔业的发展中来。近年来,苏故村又成立了浏阳苏故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以涧江河等公共水域和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按人头入股,村集体共占49%的股份,另外51%的股份则以村民自愿众筹的方式出钱投入,大伙儿按股分红。村里人都说,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渔旅融合的休闲产业越来越有干劲。
休闲渔业的发展让官桥镇找到了振兴乡村的突破口。“精准扶贫的战略让我们这个省定贫困村提前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将让我们村提前实现小康。村民人均收入是脱贫前的6倍还多,明年人均年收入有望达到3万元。”潘昌武说,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得把准自己的脉,拿出自己的“绝活”。这个“绝活”对我们村来说,就是发展休闲渔业。现在,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我们建设垂钓小镇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