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粮湖管理区南湖办事处中河队,提起养虾大户常军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3年前,从事传统作物种植的常军民开始转型养虾,靠着勤奋好学和踏实上进,在这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常军民不仅养的虾个大质好硒含量丰富,还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
正月初四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常军民的虾稻田时,49岁的常军民正在虾沟旁清理杂草,准备往虾沟里种些水草"。天气逐渐变暖,小龙虾们冬眠也即将结束,一个冬天没吃东西肯定肚子饿,等水草长些日子,这样它们醒来第一时间就有吃的。"常军民说。
与常军民进行交谈时,记者发现,只要说起养虾的事,常军民格外健谈.常军民养虾始于2015年,当时省政府发布《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我市是规划中发展富硒农产品的重点区域,市委、市政府将富硒虾稻作为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地处我市西部边陲的运粮湖管理区土壤经过检测硒含量丰富。
"之前一直在种棉花,谁知道棉花价格一年不如一年。2014年的时候,我种的40亩棉花,一年忙到头也就两三万的收入,别人都在养虾,我也是时候该转型了。"常军民说。
既然决定养虾,就要养好富硒虾。当从新闻里得知我市要大力发展富硒虾稻时,常军民来到办事处和管理区咨询相关政策,并拿出30亩田进行富硒虾稻种养。2015年3月初,伴随着隆隆的挖掘机声,常军民的虾稻田正式开挖。
一边钻研富硒虾稻种养的相关技术,一边跟着位于该区的双湖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学习管理经验。当年30亩虾稻田,不仅让常军民收回了虾池开挖、防逃网安装的成本,还有着近10万元的纯收入。2016年,他承包了管理区60亩田进行富硒虾稻种养,90亩虾稻田纯收入达到了40余万元。
去年对于常军民而言,无疑是大丰收的一年。每亩富硒虾的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加上富硒稻的收入,常军民100亩虾稻田的纯收入突破了60万元。
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潜江龙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今年我市将着力打造虾-稻区域公用品牌,促进虾-稻产业全行业融合发展。
"水草种好了,把小龙虾们养得肥肥嫩嫩的,等到3月底虾苗就可以上市,5月中旬再卖成品虾。"常军民说,如今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今年他打算扩大规模,争取将虾稻田发展到120亩,纯收入预计可达8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