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潜江虾、稻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十几年前,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在弃耕的低湖田里投入虾苗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想到这些虾会成为“网红”,并深受全国人民的追捧,而这种种养模式也被写入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科学规范 政策引导 助力农民无心之举
潜江湖泊众多,但多地势低洼,雨季一来,农田常常被淹,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2000年,潜江宝湾村党支部书记刘主权带头承包了村里弃耕的60亩低湖田。种养内容成了难题,刘主权前思后想,最终锁定小龙虾。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原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周边水域,属于杂食性食腐动物,适应能力极强。无水环境下能生存一周左右,属于“小强型”生物。
宝湾村的低湖田虽然有先天的种养劣势,但对于繁殖能力、适应能力极强的小龙虾来说,却根本不是事。于是当年水稻收割完毕,刘主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300斤虾苗投放稻田。转年开春,捕获3000斤小龙虾,卖了5000元钱。这样一来,空档期养龙虾,还不影响第二年早稻的种植,一块田两份收入,让刘主权喜出望外。
2001年秋,刘主权趁热打铁,投放800斤虾苗,次年春天捕获20000斤小龙虾,卖了4万多元。接着,他又种上水稻,卖了2万多元。
“稻虾轮作”模式一下子火爆起来,当地农民纷纷效仿,当年抛荒的农田成了香饽饽。
然而慢慢地,“稻虾连作”的弊端开始凸显,小龙虾产量低位徘徊。插秧时节,稻田排水整田导致幼苗期的小龙虾“无家可归”。
于是,潜江市水产局开辟了3亩试验田,用科技攻关。终于,经过3年的摸索与创新,2013年“虾稻共作”模式面世,并且沿用至今,成为当前我国稻田综合种养的最高水平。并制定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使潜江成为全国首批稻育综合种养示范区。
所谓“虾稻共作”,即在技术操作上完成小龙虾与水稻的共作共生。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的环形虾沟,由本来1米宽、0.8米深的小沟,改成4米宽、1.5米深的大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生长。等秧苗长壮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这样做,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就是“一稻两虾”。“虾稻共作”一亩田可多产100多公斤商品虾,增加收入3000多元,是“虾稻轮作”效益的2倍多,达到了虾、稻同步增产和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说,“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潜江龙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使潜江虾-稻产业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今后,我们将着力把潜江建成全国最大的虾-稻良种选育繁育基地、最强的虾-稻精深加工基地、最便捷的虾-稻电商交易及物流仓储中心、最好的虾-稻文化创意中心、最齐备的虾-稻云数据中心,建成虾-稻完备产业链条,打造全国虾-稻产业第一市!”
据统计,2017年,潜江市共发布14项潜江龙虾产业标准;提供优质小龙虾种苗50亿尾,筛选适合虾稻共作的水稻品种3个;虾稻共作总面积达65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30亿元。
湖北省粮食局副局长费仁平说,今后3年,省里将积极支持潜江市委市政府推进潜江虾稻标准化建设工作,助力“潜江虾稻”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全力打造好“潜江虾稻”这一农产品公用品牌,使“潜江虾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企业+学校+政府 极力提升小龙虾产业附加值
随着小龙虾“红色风暴”在全国的席卷,吃货们吃剩的虾壳也成为城市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其实,龙虾虾头、虾壳里所含有的一种甲壳素,被誉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医用价值。
为此,潜江华山水产积极与武汉大学进行科技联姻,攻关甲壳素提取技术,投资近5亿元建成了甲壳素深加工中心,致力于虾壳“点石成金”技术。
据潜江市农办副主任黄文龙介绍,小龙虾经过深加工,价值翻倍。虾壳中提炼出来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甲壳素的提取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小龙虾打造千亿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潜江市水产局局长吴洲说,至2020年,潜江将建成年产值220亿元的甲壳素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向生物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建设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甲壳素产业之都”。
潜江市政府宽松的产业发展空间,科研、学校、金融等机构的大力配合,使得虾—稻全产业链不断的加粗加长,三产融合路径愈发清晰。
围绕三产的配套问题,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2017年2月成立“潜江龙虾学院”,并录取86名新生。“潜江龙虾学院”下设餐饮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小龙虾烹饪方向)、市场营销(小龙虾产业方向)三个普通大专学历专业,学制两年,是面向“万师千店工程”开展的校企合作办学,将为全市、全省的小龙虾餐饮企业提供后备人才 。
潜江市市委书记黄健雄说,“今年,潜江市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亿元,支持虾稻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建立2亿元的虾稻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种苗繁育、品牌创建、科研公关等项目。”
一会一节 全民参与 拉长虾稻产业链条
第二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暨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将于5月18日至20日在潜江市举行。据统计,去年首届“一会一节”期间,参与各项活动的嘉宾、游客和市民达到20万人次,共邀请中外客商2000多人,签约额达110多亿元,50多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活动报道。会上,发布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白皮书,成立了“全国小龙虾市场联盟”,潜江被选为会长单位,进一步提高了“潜江龙虾”“潜江虾稻”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介绍,本届“一会一节”主题为:潜江龙虾行天下,潜江虾稻香万家。全程活动时间为2018年2月至6月,主体活动将于2018年5月18日至20日在潜江龙虾科普教育中心举行。本届“一会一节”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粮油学会、潜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时感谢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粮食局等10余个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
本届“一会一节”展会内容除举办盛大开幕式外,还包括“双水双绿”发展交流会,2018中国(潜江)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技术交流会,2018“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系列活动和其他各类经贸招商活动。同时,将在网上网下同步启动潜江龙虾“千店同开?万店同贺”暨“网络龙虾节”活动,举办钓虾大赛、龙虾舞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将举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流会、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等。
为让本次节会体现潜江特色、办出国际水平,潜江市将通过系列活动为“一会一节”预热造势。4月21日,在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赛道将举办“龙马水乡 奔跑潜江”的国际马拉松赛事,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名选手参赛;6月上旬,举办“创青春”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系列活动;5月至10月,举办潜江龙虾全民电竞挑战赛,为节会增加更多的青春元素和时代气息。
潜江市委副书记舒敏说,目前全国各地慕名来潜江吃小龙虾的游客很多,甚至在“一会一节”期间,潜江的高速路口排起了长队,但如何打造吃喝玩乐购一条龙的全业态平台,让游客吃完了,留下来,购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评论】从良种选育、养殖加工、餐饮服务、冷链物流、休闲娱乐……潜江小龙虾产业链越拉越长,越变越粗。目前,潜江市小龙虾产业诞生无数百万乃至千万富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小龙虾的产业发展中,小小一只虾,带来数百亿产值,拉动近10万就业岗位,实在难能可贵。今后小龙虾产业如何引爆千亿产业,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