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广东省降水较多,雷雨天气频繁,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病率将呈上升的趋势。渔业生产进入繁忙季节,要提前做好养殖生产管理、种苗繁育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选购苗种,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病情预测
淡水养殖品种:易发生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重点关注全省养殖区域。
草鱼:鱼种阶段易发生出血病,重点关注全省草鱼池塘养殖区域。
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肇庆等高密度养殖区域。
甲鱼:易发生腐皮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海水鱼:易发生神经坏死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等,重点关注全省沿海养殖区域。
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病、早期死亡综合征等,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等高密度养殖区域。
罗氏沼虾:易发生白尾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防控措施
1.随着温度的上升,水生动物开始大量摄食,进入快速生长期,养殖生产者要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四定”原则投饲,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2.雷雨、闷热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3.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阶段容易发生早期死亡综合征,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1)用含溴制剂对塘底进行消毒。(2)根据盐度的不同,搭配草鱼、革胡子鲶、美国红鱼或军曹鱼等进行混养。(3)为了调整对虾消化道pH,建议每天投喂1次~2次经过乳酸杆菌发酵的饲料。
4.5月前后是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一个高峰期,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各沿海市要加强监测,密切注意该病的流行动态,及时做好防控工作。(1)网箱合理排放,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做饲料。(3)淡水浸浴病鱼3分钟~20分钟,酌情在浸泡液中加入抗菌剂。(4)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提高抗病力。
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相关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简称鱼病网)查找。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