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壹
“不靠河不依海,我们深山区也能大规模养鱼了。”当地养殖户跟记者说起已经在村里推行了一年多的集装箱养鱼模式时,语气里还是满满的惊喜与惊叹。
5月4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第四党支部走进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部的涿鹿县,实地考察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以下称总站学会)和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口帮扶开展的集装箱养鱼模式的进展状况。
走进涿鹿县龙池山庄的集装箱养鱼场地,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两个占地60平方米的20呎蓝色标准集装箱和一个智能水处理箱。沿着扶梯走上集装箱顶部,向下望去,50立方米的箱内密密麻麻地养着鱼儿,鱼儿的尾巴快速地拍打着水面,发出声响,与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和现场参观者交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总站学会副站长张文告诉记者:“智能水处理箱是该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含有微滤机、气提管、罗茨风机、臭氧发生器、智能中控系统及生化池等设备,具有固液分离、杀菌消毒、生化处理等功能,能够实现整个养殖过程的封闭运行和全程智能化管理,使得产品的安全性更加可靠。”
据悉,集装箱养殖节地节水,箱体占地小、安装灵活方便,养殖包括水质测控、粪便收集、水体净化、供氧恒温、鱼菜共生和智慧渔业等六个模块。通过控温、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六控”技术,可实现养殖的绿色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精细工业化。依托强大的水处理能力,两个养鱼箱体年产量可达4吨,相当于4亩池塘的水产产量,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效率,使水产养殖离水上岸,为土地集约化利用开创了新模式。
涿鹿县2012年被确定为贫困县,全县有贫困村9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422户26256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截至目前还有85个贫困村未出列,7362户12677名贫困人口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4.99%。作为对口扶贫单位,总站学会选派了副秘书长王淑欣挂职涿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选派高工孙绍永到河北涿鹿县挂职农牧局副局长。自挂职以来,王淑欣深入走访了9个贫困乡镇26个贫困村。
总站学会与涿鹿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环京津产业扶贫帮扶合作协议书》,组建了由院士、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等44名顶级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助力形成了渔业、粮食、蔬菜、林果、畜牧等5个特色产业“一个产业+一批专家”的帮扶机制,打造起集装箱养鱼精准脱贫新产业。
总站学会党委书记张锋表示:“集装箱养殖在涿鹿从无到有,试验示范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对探索在北方缺水地区推广现代节水、节能、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特别是,通过建立试验基地打造示范样板,在特色产业扶贫发展方面也将积累一定经验,对扶贫扶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帮助涿鹿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
该模式由广州华大锐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位年轻的专家学者研究创新而成,2015年开始在河南应用,短短两年扩大到广东、山东、贵州、河北、江苏、安徽、西藏、湖北、湖南、广西、宁夏等11个省区和埃及、缅甸等2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