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26%。
虽然我国的池塘养殖规模很大,但在理论技术创新方面一直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科技贡献率尚不足60%。由于我国的多数养殖池塘建设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着养殖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等问题,致使池塘养殖水资源消耗大、养殖污染加重、产品质量不高和生产效率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刘兴国研究员等编写了《池塘养殖生态工程》,详细阐述了我国池塘养殖的水环境、池塘养殖生物因子、池塘养殖污染、养殖水质管理方法等基础知识,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池塘底质管理与调控、养殖环境微生物调控、养殖水体浮游生物调控、养殖生态工程化、养殖水质设备调控、养殖水质信息化管理、生态养殖小区构建等技术,提出了池塘养殖发展的方式等策略。该书既有对池塘养殖生态理论的阐述,又有试验性总结介绍,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目前池塘养殖生态工程方面的研究水平,适合科研、教学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该书对于落实池塘养殖“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转型升级和建立“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目前我国池塘养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亟需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形势下,该书的出版是非常及时的。由于近海资源衰退及远洋渔业发展限制,未来水产品再增加量将主要通过水产养殖实现,而目前的水产养殖状况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必须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向高水平发展。在此背景下,《池塘养殖生态工程》的出版,不仅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利于推动水产养殖学科发展,引导和培养水产养殖工程专业人才,为池塘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