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具有抗逆能力强、营养需求低、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鲜美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得到了快速推广,很多地区把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也出现了苗种生产不规范,虾苗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户对健康养殖理念认识不足,养殖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程度低;局部区域病害频发,引发盲目或滥用药物,污染养殖环境。要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需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其中涉及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养殖池塘处理
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残饵、粪便和死亡的有机体等沉积于池底,形成细菌和寄生虫滋生的温床,极易引发对虾病害发生。这些有机物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变质发黑,对虾长期生活在此环境中,体色、肉质等方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黑化底质能改变对虾伏底的生活习性,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养殖池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单产和效益水平。池塘处理主要有以下2种措施:
1.1 清理池底
在整治时先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塘底,配合吸泥浆机将塘底淤泥彻底吸净并排到池外。对塘底进行翻耕、曝晒,最后利用生石灰或沸石粉全池均匀泼洒,改造池塘底质。然后进10cm左右养殖用水,泼洒浆化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这样处理后,可大大减少塘内的病原体,改善养殖环境。
1.2 池底铺膜
该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池底质污染和老化问题。采用塑料薄膜或高强度地膜覆盖整个虾池或池底,以使池水与池底完全隔开,辅以中央排污和管道化进排水等设施,可以较好解决池底对养殖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该系统在国内主要是用于高位养虾池的建设。该方法建造的虾池不仅能清淤消毒和收获对虾便利,更有利于防止病原传播,是国内目前最成功的养虾模式之一。
2 养殖用水处理
“养虾先养水”,池水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和最终养殖产量。水质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2.1 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
通过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在水体中培育有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形成稳定的菌相,分解水中有机污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藻类、致病菌的繁殖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
2.2 做好水色调控
养殖前期通过肥水,在水体中培养单胞藻,形成稳定藻相。养殖中后期,综合水色的变化和水环境各项理化指标,合理采取添加钙盐或施用二氧化氯进行水色调控。
2.3 定期净化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换水,可向水体中投入适量的沸石粉或麦饭石吸附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物质,进行水质净化。
2.4 适时开启增氧机
通过增氧机搅水作用,使上下层水发生对流,增加养殖池底层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促使有害的氨氮、亚硝氮等向无害的硝酸盐方向转化。
3 选择健康苗种
苗种质量优劣对对虾养殖起决定性影响,近2年出现的养殖40天左右就发病的现象,说明菌种质量在逐年下降。在养殖过程中应推广应用不携带病毒的健康虾苗,同时,在购买虾苗时应注意:
3.1 选择体表光洁、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腹节长、肌肉饱满、弹跳灵活、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规格整齐、水中逆游能力强、尾扇张开、没有出现红须和红尾现象的对虾苗。
3.2 了解是否为高温育苗,观察虾苗肠道是否过粗,虾苗繁育期间是否用药等。
4 科学增氧
在表层水溶解氧达到饱和时,通过增氧机的搅水作用,使上下层水进行对流,增加底层水的含氧量。通常每667m2产500kg虾需要配备1kW增氧机。
在气压较低、对虾浮头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大粒氧等药品进行增氧,化解缺氧危机。
5 常见病害及防治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绿色药物进行防病。不能利用抗生素作为水体消毒药物,防止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增加暴发疾病时的治疗难度。药物治疗时应对症下药,切忌用药不足或用药过量。几种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措施:
5.1 红腿病
症状:对虾附肢变红,尤其是游泳足、尾扇逐渐变为深红色,甲壳变硬,体表没有明显黑斑,残胃或空胃,不能控制游动方向。
治疗措施:在池中泼洒聚维酮碘进行池水消毒,在饲料中添加氟本尼考和多维进行治疗。
5.2 桃拉综合症
症状:病虾首先表现为触须继而为尾扇变为深红色,残胃或空胃,甲壳变软,头胸甲易与身体分离,肝脏肿大、易碎,身体最终呈现浅红色。
治疗措施:暂停投喂,尽量减少对对虾的应激,及时捞出在水中打转和死亡的对虾。在死虾不再出现时,在饲料中拌入大蒜素进行投喂治疗。
5.3 白斑综合症
症状:头胸甲变软,内侧具有许多白色斑点,鳃丝肿胀,肝胰脏颜色变淡,患病对虾离群独游基本不摄食。
治疗措施:目前还投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发病的虾池应及时收捕,尽量降低损失。
5.4 肠胃病
症状:对虾胃部发红,空胃或者充满不能消化的藻类,肠道发红且肠道空,弯曲对虾腹部,有淡黄色液体流出,饵料台上粪便形状不规则,易破碎。
治疗措施: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等中草药制剂制成药饵;利用生态制剂或早晨向水中泼洒浆化生石灰进行水质调节,改变原有藻相。
5.5 寄生虫病
症状:固着类纤毛虫主要为聚缩虫和单缩虫。主要附着在对虾的体表和腹肢的甲壳、鳃上,肉眼可见体表有一层毛绒状物。
治疗措施:主要为水中有机物质过多,对虾不能及时蜕壳。全池泼洒虾蟹纤虫净杀死各类纤毛虫,池中投放沸石粉等吸附水中有机物,净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