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凌云 魏新茹
乍暖还寒的春天,山东省东阿县刘集镇孙郭村“无敌多肉基地”里,已是绿意盎然。碧绿悬枝的玉坠、高挑冷峻的法师、清新可爱的吉娃娃、两瓣对称的生石花……基地负责人孙世凯说起自己大棚里的多肉植物,如数家珍。一座座宽敞的大棚整齐地排列着,几万盆大大小小的多肉植物摆满了角角落落,俨然一个“多肉花园”。
今年30岁的孙世凯之前在济南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10年前开始接触多肉植物。他说:“一开始是觉得好看,就买了几盆多肉盆栽,接触以后,越来越喜欢,买的多肉植物也越来越多。”因为喜欢,他有了从事多肉植物种植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0年,孙世凯和妻子张燕在济南租了半亩地,花10万元建起了第一个多肉大棚。2015年,孙世凯夫妻俩在济南已经有了4个大棚,多肉事业初具规模。然而此时,孙世凯却决定要回到家乡。
“我想有更大的发展,家乡正好给了我这个机会。”说起为何回到家乡,孙世凯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我仔细考察过市场,济南市从事多肉种植的人太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是聊城在这一块基本是个空白。而且听说我要回乡创业,父母支持,村里也欢迎,租地价格还便宜,是济南的一半,人工也便宜,省了不少钱,让我有了更多的资金去发展。”
2017年,孙世凯在家乡建立的多肉基地,已发展成为聊城市最大的多肉植物基地,占地15亩,拥有24个大棚,300多个品种,价值至少300万元。
在创业过程中,销售是让很多创业者发愁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这个难题,在张燕眼里显得极为简单:“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销售问题,现在大部分人都玩微信,信息传播得也非常迅速,只要咱手里有货,就不愁卖。在多肉销售旺季,平均每天要发三四十个快件。”通过手机微信,多肉市场迅速拓展,目前,基地已经发展了8个稳定代理,进行长期推广和销售。
除了在网上销售外,还有许多周边县市的人慕名而来。“我们基地的多肉品种齐全,价格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有许多客人从外地赶来挑选批发。阳谷县寿张镇的一个客户,拿了300元钱的货,没想到两天就全部卖完。这不,今天上午他们又来进了1000多元的货。一个乡镇就有这么好的收益,可见多肉的市场是多么广阔。”张燕对于自己的事业很有信心,“除了周边县市的,前几天还有个河北的客户,订了1万多元的货,拉走了整整两卡车的多肉。”如今,孙世凯、张燕夫妇的“无敌多肉基地”,月平均销售额近6万元,每年的净利润至少五六十万元,不仅带动了周边多肉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村民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面对创业带来的甜头,孙世凯并未止步,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多肉是年轻人的市场,鲜花是大众市场。目前种植多肉只是我们发展的第一步,家养植物、观赏植物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今年我计划引进各种鲜花,让这些美丽的植物进入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