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象么?如果在一个5平方米的阳台上布置一些绿化,1万个阳台上新增的绿化数量抵得上一座静安公园。在几天前的一次义务植树宣传活动中,这一统计数据让很多市民大开眼界:原来,阳台上也能“种”出公园。
草长莺飞,如期而至的“3?12植树节”让不少市民纷纷打听:去哪里可以种树?今年,全市各区县共推出20多个义务植树活动点,植树面积达到31.1万平方米。另外,还有183.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和8.99万株树木供企事业单位和市民认建认养。不过,大面积的绿地毕竟数量有限,市民养绿护绿的热情也不局限于3月12日一天。早在多年前,绿化部门就提出要把一天的植树节,变成“365天,天天添绿”的生活习惯。事实上,从“阳台上的公园”着手,这一“天天添绿”设想并不遥不可及。
阳台公园比阳光房便宜
据绿化部门介绍,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人均绿化面积超过13平方米。用个通俗的比喻,就是人均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 “一间房”。然而,这一结果是相关部门挖潜再挖潜、努力再努力的结果。受制于现实条件,未来在中心城区大面积添绿相当困难。但是,阳台、露台、屋顶却具有 “藏绿于民”的巨大潜力。按照每年有万户家庭做5平方米阳台绿化的保守测算,每年上海就能新增5万平方米绿化,经年累月也是非常可观的绿色空间。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就鼓励居民从身边开始,绿化家园。有的城市还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家家户户为社会添绿:自己动手,让阳台绿起来;整治绿化,让居住小区美起来;栽花种草,让门前荒地活起来……还有的城市通过法律规定“阳台必须有绿”,结果,生机勃勃的阳台不仅美化了居民生活,更成了城市最吸引人的风景。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居民还没有意识到自家也具有 “建造公园”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住房面积扩大,不少居民家庭都有两三个阳台,有的还拥有宽敞的露台。但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选择封闭阳台、或在露台搭建阳光房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利用阳台、露台等空间进行绿化布置的数量不多。绿化部门有关人士表示: “大多数居民家庭早就告别了靠封阳台来增加住房面积的年代,为什么不通过家庭园艺来为城市增添一点绿色,也改变封阳台、搭阳光房的做法呢?”
事实上,市场上已经有部分专门为市民进行阳台绿化设计的企业,即使是五六平方米的阳台,也能实现休憩区、鹅卵石小径、园艺小品、花草蔬果种植区的功能划分。闵行区的一家园艺设计企业还告诉记者: “让阳台绿起来的费用并不贵,简单一点的绿化布置,费用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总价约五六千元;露台花园的造价在数万元左右,也要比阳光房的造价低。”
业内人士表示,阳台绿化设计其实是国外相当流行的家庭园艺产业的一部分。国外,家庭园艺产业相当发达,部分城市甚至形成了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美元的巨大产业链。在那些遍布城市近郊的 “花园中心”里,消费者不仅能看到各种效果的阳台绿化样板,还能通过企业提供的模块化服务,迅速选定适合自家阳台、露台的园艺效果。这些 “绿化模块”既可以请施工人员上门安装,还可以自己动手尝试。通常一两天时间,就能造好一座 “阳台花园”。
“绿色回报”很惊人
绿化市容部门指出,“阳台花园”其实是立体绿化的一种,也是上海大力推广的“见缝插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阳台,城市里还有很多地方等着用绿色去点缀装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曾创下一项立体绿化世界纪录——高26米、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世博主题馆绿墙。如今,世博主题馆已华丽转身为世博展览馆,但5000平方米的绿墙依旧绿意葱茏,为城市带来了浓荫,更是立体绿化效果的最好注脚,并将这一新鲜的绿化方式向更多领域拓展。
一些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眼下很多建筑工地的外墙不再是简单的广告板,而是一抹抹绿荫。静安、黄浦等中心城区借鉴世博立体绿化经验,以绿墙围起工地,用鲜花、绿草、灌木把工地的飞尘、噪音隔离,还带给行人一片绿色的视野。南京西路、石门二路附近是一片大工地,工地围墙长200多米,静安园林部门巧妙地用立体绿化技术,让工地围墙变绿。绿墙上开满了鲜花,就连种花用的花盆,也是纸浆制成的环保再生容器。记者还在部分建筑工地看到,有些绿墙用五六种植物组合出漂亮的图案,更让围墙成为一道绿色的景观。
各种形式的立体绿化不仅能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更能给生活带来各种便捷,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果。世博会过后,上海开始逐步推广绿荫停车场。因为盛夏里,车辆只要在阳光下暴晒片刻,车椅就会烫人;但如果在停车场上搭起绿化覆盖的棚盖,片片浓荫里,爱车就像进了“空调房”。专家介绍,种植列阵式大树、搭起绿化棚架、铺上植草砖等,都是营造停车场绿荫的好方法。胶州路上有个停车场,园林部门搭起不锈钢棚架,种上紫藤、葡萄、爬山虎、小叶冬青,为停在这里的车辆撑起遮阳伞。
科研人员调查发现,有绿化墙面比没有绿化的墙面温度可低10℃至14℃,相应的室温可降0.5℃至5℃;尤其是西晒墙,绿化墙面的降温作用更明显。绿化部门也测得数据显示,屋顶绿化夏季平均降温3.29℃,冬季升温2.46℃。“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新增100万平方米屋顶绿化面积,如果以夏季高温时段100天计算,可以减少用电量1250万千瓦时;再加上冬季的保温节能效果,立体绿化对建筑节能降耗可谓贡献巨大。此外,屋顶绿化还具备缓解PM2.5污染的作用,有助于净化空气质量。
“见缝插绿”还需支持
不过, “见缝插绿”也遭遇着 “瓶颈”。据了解,最主要的问题是相关产业不够成熟,以及配套政策有待跟上。
就产业发展看,我国的立体绿化建设方式还比较单一。以阳台花园这一家庭园艺形态为例,相比国外成熟的家庭园艺,即使在紧跟国际潮流的上海,家庭园艺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全市专业从事小型家庭园艺设计的企业屈指可数,而每家企业的年服务能力只有1000户家庭左右。此外,市场上还缺乏阳台绿化、露台花园建成后的养护咨询服务。这就使得一些市民即使有心美化阳台,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或者花了大价钱建设了阳台花园,又因管理不善而将心血付诸东流。
所以,有绿化爱好者建议,在专业家庭园艺公司数量还很有限的情况下,不妨通过居民间的互帮互助来实现 “见缝插绿”。
在徐汇区天平路街道,很多热爱花草的老人在园林专家邬志星的带领下,成立了 “花迷俱乐部”,他们时不时围绕阳台绿化开展沙龙活动,探讨 “天天添绿”的诀窍。一些花迷俱乐部的成员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分享的只是常见的绿色植物,但只要布置得当,也能打扮出漂亮的绿色空间;积少成多,也是为上海的城市绿化作贡献。”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对立体绿化的技术、政策支持也很有必要。为推动立体绿化建设,本市已经成立了立体绿化专业委员会,鼓励有条件植绿的屋顶尽快披上 “绿装”。但专家告诉记者,披上 “绿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必要时还需要对屋顶进行加固处理;建成后,也少不了专业的养护人员。所以,最理想的立体绿化设计是在建设之初就提前考虑,在建筑结构、排水系统等方面做好准备,为建设完成后的“添绿”打好基础。
当然,比起普通建筑, “添绿”肯定需要更高的成本。因此,也需要将立体绿化纳入建筑节能范围,进行专项扶持。目前,本市已经对那些实施永久性屋顶绿化、具有一定规模以及示范效应的建筑物,按照屋顶绿化建设成本的20%至30%进行补贴。但业内人士表示,补贴政策还可以更加完善,并且在全市树立起 “见缝插绿”的典型案例,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在空中建绿,也让地处繁华都市的人们可以通过空中花园,获得更多的绿色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