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十岁的褚有政是市国税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因其酷爱梅花,一生与梅相伴。他给自己发现的野梅取了个响亮的名字——“铜梅”。
褚有政:天门山下守梅人
11月15日上午,我们辗转来到位于铜陵县天门镇龙山村的龙山果园。一位身穿工作服的耄耋老人正在给一棵棵古梅修枝施肥。“这枝太零乱,要修剪,向外长的枝要留,这样它才往外长……”说起“铜梅”,褚有政总有说不完的话。
铜陵是中国野梅的原产地之一。1951年,褚有政在天门镇最北端的鹊山发现绵延数十公里的野生梅树群落,之后就和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将自己发现的野梅命名为“铜梅”,并萌生了用“铜梅”嫁接名贵花卉的想法。从那时起,他着手在他家60平方米的小院里,潜心研究铜陵古梅的嫁接技术,并多次深入天门镇,对铜陵野梅的习性进行观察、研究。他还购买并收藏了大量有关梅花的书籍杂志。2003年,他在天门镇龙山村租荒山百亩开山育林,取名“龙山果园”,并从花鸟市场购得4株百年古梅桩在林地进行复壮和嫁接试验,长势良好。次年,他在古梅桩上成功嫁接了鸟羽玉、骨红朱砂、彩玉、变绿萼4个品种,大获成功,这更点燃了他嫁接、培植“铜梅”的热情。
2006年起,从立春到春分,每当“铜梅”绽放,褚有政便背着干粮、相机,带上包扎伤口的药品等,拄着拐杖,进深山,爬陡坡、入荆棘,探寻古梅。他常被乱石、树桩、藤萝绊倒,也常被荆棘、尖枝、竹节划破肌肤,鲜血直流。曾有人嘲讽他:“为了几根柴火棍(梅)竟不惜重金,连子女的口袋都掏空,这老头儿犯痴犯傻,莫不是想在梅身上发一笔横财。”面对质疑,褚有政淡然一笑。
妻儿怕他摔伤,苦口婆心地劝阻,但是无效,只好与他结伴而行。在褚有政执著精神的影响下,他的妻儿竟潜移默化地从阻拦、质疑到大力支持。他的长子是池州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工作繁忙之余,也来园中帮忙;小儿子褚执东辞去工作,一心扑在“铜梅”的养护上,掌握了较高的“铜梅”栽培技艺,如今已被吸收为中国梅花、腊梅协会会员;就连褚有政两个在大学读书的孙女,假日里也来梅园帮忙;过去反对声浪最高的老伴,如今也变得谈梅色舞,津津乐道;当地百姓只要一提到这位年逾古稀的天门山下守梅人,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开山炸石、环境污染及人工挖掘肆虐,铜陵古梅历经浩劫。这对一个爱梅、痴梅的人来说是痛心不已。今年年初,褚有政发现并移栽了一棵五百年树龄的“梅花王”,是迄今铜陵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株“铜梅”。“当时它被人随意扔在路边,恰好被我遇见。我从村民手中买来,带了一台吊车、8个人将它运回来,赶紧输液抢救。”对于这株屡遭“伤筋动骨”的“梅花王”,褚有政父子费尽心思,日日夜夜精心照顾。如今,这株“梅花王”已绽放生机。
“在天门山世代生息的野生梅林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那我觉得我们就是千古罪人。”2006年起,褚有政下定决心,致力于“铜梅”的研究与保护。发现一棵,移栽一棵;别人卖一棵,他买一棵。为此,他耗资100万元(包括子女的积蓄),几年下来,在龙山果园里种植、移栽了近万株大大小小的梅树,红梅品种达80余种,其中100年以上树龄的梅树约有200棵,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梅有10余棵。期间,曾有很多外地人出高价到他园内想买走他的古梅,都被他婉拒了。虽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气大如钟的褚有政斩钉截铁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别想把我园内的一株古梅搞出铜陵———无论他开价几百万,我不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