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平枝栒子,学名CotoneasterhorizontalisDecne别名铺地蜈蚣、小叶栒子、矮红子、岩楞子、山头姑娘等,属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原产我国西北、西南、华中等地,日本也有分布,产地多生于海拔1000米至3500米的山地、岩石坡、灌木丛中或路边,现各地普遍栽培。笔者所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工矿区,平枝栒子可以露地安全越冬,且生长良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平枝栒子(三农B2B网配图)
形态特征与习性
平枝栒子为多年生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足1米。小枝紫红色,向四外散开,分层平行生长,开展成整齐两列,故名"平枝".单叶互生,叶小,厚革质,近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表面暗绿色无毛,背面疏被平伏柔毛。花小、无柄,单生或两朵并生,粉红色。梨果近球形,鲜红色,经冬不落。花期5月至6月,果期9月至10月。
性喜光,稍耐阴,喜空气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干燥,耐瘠薄,不耐涝,较耐寒和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
繁殖技术
平枝栒子以播种和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压条。
1.播种繁殖
平枝栒子种子有休眠特性。播种在10月采种,将种子混3倍湿沙,低温层积沙藏至翌年春季播种。播前可用清水浸种一两天,采用条播,覆土2厘米至3厘米,播后盖塑料薄膜或稻草遮阴保湿,约20天发芽。
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春、夏均可,以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最高。多于6月至7月取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去除插穗下部2/3左右的叶片,插于扦插床内,遮阴保湿。
扦插时采用ABT2号生根粉,可大大提高生根率。方法是1克生根粉用500毫升95%工业酒精溶解后,再加500毫升蒸馏水(或凉开水)即配成1升的1000ppm原液,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50ppm浓度使用。扦插前将枝条基部浸蘸2小时至4小时,1克生根粉可处理插条2000株至3000株。
3.压条繁殖
压条可于秋季进行,但应用较少。
栽培管理
1.种植技术
平枝栒子宜在新芽萌发前的早春进行栽种,种植位置应选择光照较好或半阴的地段。栽植时要尽量带土球,保留根系完好。栽植前剪除伤根、枯根及过长的根后,用ABT1号生根粉蘸根处理,有利于提高栽植成活率。栽种时先在穴底施入一定量腐熟的有机肥,并在所施的肥料上覆盖5厘米至10厘米的泥土,使根系不直接接触肥料。填土至坑深2/3处,将土球的包装物去掉,在坑中放稳,将种植土回填在土球周围并分层压紧,栽后及时浇水,并浇足、浇透,以保证栽植的成活率。
2.水肥管理
成活的植株在每年的早春萌芽前可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以利于枝条发育、开花繁盛。春夏季可各施一次稀薄氮肥,立秋后可追施一次磷钾肥。
春季要及时浇返青水,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幼苗在北方冬季应加以防寒。生长期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及时中耕除草,注意不要伤根,以利于果实生长,防止果实脱落,提高观赏效果。雨季注意排水,切勿受涝。9月以后控制浇水,以促使枝条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
3.修剪技术
栽培中无须特别修剪,一般任其自然生长铺散,也可在秋后入冬至早春前对植株进行疏剪,去除过密枝条及枯枝、病虫枝,并适当修整,使枝条分布均匀、层次分明,形成良好的观赏效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平枝栒子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除加强水肥管理外,还应适当稀植。如有病害发生,可在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至1000倍液,隔7天至10天1次,连续防治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
2.虫害
主要有螨虫、蚜虫等。
螨虫,也称红蜘蛛,发生时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7000倍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倍至3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500倍至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上述药品也必须交替轮换使用,以增进杀螨效果,避免害螨产生抗性,以延长农药有效使用年限。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酯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基本无效。
蚜虫,也称蜜虫,发生时可喷施1.2%苦烟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6%吡虫啉乳油3000倍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倍至6000倍液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喷时注意安全。氧化乐果也是防治蚜虫的良药,但是氧化乐果对月季、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因此在园林植物上使用时要格外小心,尽量不用。
园林用途
平枝栒子枝叶横展,树形优美,叶片小,厚而稠密,生长季浓绿发亮,晚秋时变红,夏季粉花密集枝头,秋季鲜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经冬不落,叶、花、果均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其在园林中主要丛植、散植,或种于山石中、草地或山坡上,还是山石盆景和插花的优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