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艺术家参与新农村建设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留乡村原有文化形态、重建精神信仰与传统礼仪?孙君、渠岩、欧宁等一批艺术家自发投身到新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中去,试图用艺术的力量推动乡村复兴。他们用实际行动与古村落进行互动式建构,用现代理念激活“旧”资源,创造了一个“新”农村,让农民开始为自己的村庄感到自豪。——编者
本报记者蒋培玲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自然散布的民居房屋,豫南的狗头门楼、清水墙,用木头垛起的柴扉,依水的小桥,精心修葺的土坯房翠竹掩映,溪水环绕。如果问村民这些房子的来历,他们会说:“这都是画家画出来,我们比着盖的。”
村民口中的画家叫孙君,村里的房子就是根据他的“画”改造的。日前,在由RCR乡村文化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乡村文化建设沙龙上,这位来自安徽马鞍山的画家分享了他10多年来给农民“画房子”的故事。
乡村是一种情怀
一名画家,怎么想着去给农民“画”房子?
“关注农村问题,就是关注我们民族的文化,关注民族的未来,是很多人的一种情怀。”孙君回答,“盖房子是农民最大的事情,一有点钱就盖房子。帮助他们,是作为一名画家的担当。”
正是带着这种情怀,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的孙君,长期关注和从事农村环境问题,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实践者,创立了北京“绿十字”等公益组织。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2011年,他和“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等民间人士与组织集合组建了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为农民做规划、设计的专业服务机构”,主要由政府购买其服务。同年,恰逢信阳市在郝堂村试点新农村建设,于是孙君就带着他的画笔,来到郝堂为村民们设计改造农居。
20年后房子要更好看
刚开始,孙君的“画”并未得到村民的认可,甚至有的村民放言“把这样丑的房子带到村里,应该把孙老师抓起来”。在村民看来,“白白的贴瓷砖的小楼才是最好看的”。
为了推行自己的设计理念,孙君的团队成功说服了村民张厚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孙君在村里绘出了1号院的“画”。没想到这座房子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如今在张厚健家的餐厅里,仍然挂着这幅被裱起来的手绘图。
在改房过程中,李昌平和孙君反复强调“全凭自愿,各自喜欢”。每所房屋,孙君都根据其功能,和主人商量修改意见。比如村民吴军家,“之前设计了内走廊,那样接待的房间就太小”。孙君画的图得到村民认可后,再交给专业设计师,最后村民需在终版修改图上签字确认。孙君说:“要以主人家意见为主,是他的家改房,我们只是帮忙,不可添乱。”
1号院改造成功后,村里先后有二三十户开始同意改造。“从开始不认可,到争先恐后找你设计房子,被认为没有文化的农民,不仅理解、参与,还狂热地拜托你,请你吃饭,套近乎。这就是对美的渴望。”孙君欣慰道。
最让孙君满意的是3号院的改造:一幢独院土坯房、茅草房,夯土墙的裂纹清晰可见。房子早已无人居住,花了20万改造这市值2万的房子,尽量原貌修复。大伙都喜欢在3号院喝茶。村官朱菊是本村人,常取井水给客人泡信阳红茶或毛尖。“我的目标是,千万不要建一个20年又要拆的房子。现在做的房子,20年后要更好看,好比瓷器,经历岁月之后才温润。”孙君说。
村民心气高了腰板直了
“在农村,一辈子最重要的三件事是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盖房子排第一。以前后生们出去打工,恨不得一辈子不回来。现在他们时不时带着有头有脸的人回来,炫耀自家的房,炫耀自家的村,自豪得不得了。”村民张有志说。郝堂村的环境改变了,村里人的心气高了,腰板也挺直了。
和很多村庄一样,郝堂村在没有建设新农村之前,几近空心。年轻人大多拖家带口离开村庄,只留下空巢老人,土地撂荒严重,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毛尖即使成熟也无人采摘。村里垃圾满地,风一刮,满树都是,环境恶劣,村庄凋敝严重。2009年,郝堂村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低于全国水平20%,其中打工收入占70%,农业收入占30%。2012年,郝堂村人均年收入约7000元,已接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水平,比建设之初增长了75%。
改造房屋同时,郝堂村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文明思想洗礼:在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协商中,郝堂村的村民也正在大口地汲取着现代艺术、审美、环保等现代文明元素的营养,成为具有审美品位和科学理念的新时代农民,这些外在的保留与内在的提升都在为郝堂村做好了迎接逆城市化的到来。
孙君说,未来将继续为更多农民“画”房子,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