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公布,长春市成为全国16个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设区市之一。
“十三五”时期,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等农机补贴资金的大幅增加,长春市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由2016年的600万千瓦发展到104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
如今,在长春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上,不断升级的农机正高歌猛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补贴拉动实现新突破
“10万元的农机,享受购置补贴只花几万元,真是物超所值。”在榆树市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大川指着家里最新购置的收割机说,依托惠农政策,合作社每年都会添置几台新农机,为农业生产增质提速。
“十三五”时期,长春市加大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鼓励农民购置新机具,带来真正的实惠。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6.65万台,关键环节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使得长春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被打破。
今年,长春市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7842亿元,拉动农民投资近9亿元,共购置各类机具15453台(套),其中动力机械7023台,收获机械2767台,耕整地机械553台(套),种植施肥机械4409台(套),其他机械701台,为全市粮食稳产增产夯实基础。
机艺融合渐成主旋律
“铁牛”下地,提质增效。在提高农机数量的同时,长春市强化农业新技术推广,机艺融合发挥农业机械的最大效率。在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秋季机械深松整地等技术的过程中,市农机研究院科研人员先后研究和改制深松机、旋耕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多种先进机具,实现了长春市机艺融合的快速发展。
26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42台轮式大马力拖拉机、7台免耕播种机、5架无人植保机……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机库房内,一台台先进的农机具整齐排列。“明年春天,这些农机又该上场了,现在种地有了它们,省时省力,一台农机能顶十几人。”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感慨地说。
“十三五”时期,长春市将100个保护性耕作和机械深松示范点,建成机艺融合示范点,并于2021年将当前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配套在示范点上集成应用。伴随着先进农机的广泛应用,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一项项清洁环保的新方式,推动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提档升级,引领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全程机械化+高效植保,使长春市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玉米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技术,已成为长春市机艺结合的范本。”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超过720万亩,实现了点片示范,向大面积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转变。该技术的实施将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示范县实现大满贯
为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农业农村部下发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办法》。2021年,农安县在全省第一个被评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1年,公主岭市、榆树市、九台区也获此殊荣,2021年德惠市又加入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行列。
今年,双阳区成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至此,长春市的创建工作完成了“大满贯”,标志着长春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近年来,长春市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等措施,大力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实现了五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向村级延伸。全市涌现出一批以农机服务为商业运作模式的创业农民,一家一户的机械作业方式正得到逐步改变。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机服务组织是实施全面全程机械化的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培训引导,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向运行市场化、服务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转变,示范引领周边农民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