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农民掌握农业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县农业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建了6支“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一线,围绕全县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特别是中药材、高原夏菜、温室大棚等示范点建设,强化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服务”行动,助力农民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
走进漳县江鱼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育苗生产线上群众正在忙碌。经过装底土、压实浇水、播种、覆土等操作后,一块块长方形的育苗盘新鲜出炉,经过几天的培育后,几十万株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据介绍,随着气温回升,这些温室大棚里的西蓝花、散花苗正生长,预计4月下旬就移栽大田。
在育苗大棚里,小分队指导合作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破解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深入浅出地讲解温棚实用技术,详细询问合作社在育苗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现场一一解决 。访中,合作社的负责人丁妹妹给记者算过一笔细账,常规育苗,4个人每小时最多培育40块育苗盘;采用“流水线”作业,同样4个人,每小时能培育800盘,合作社光育苗人工费就能省10多万元。育苗恒温恒湿,出苗齐壮,便于机械化栽植。“今年又流转了些土地,加上去年的达到2万亩,准备大干一场。”丁妹妹信心满满地说。在新寺镇大柳村,农民们正在地膜上打孔、栽植辣椒苗。35岁的村民王保花,靠着一股子闯劲,在村里率先建起了3个蔬菜大棚种植辣椒。如今,全村蔬菜大棚发展到100多座,每个棚年收入均在10000多元。大棚里,小分队“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蔬菜种植新技术,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对于种植大棚辣椒的前景,王保花激动地说:“加入专业合作社后,种植蔬菜都不愁销路,同时还有技术员指导生产”。在马泉乡,记者采访时看到,小分队正在田间指导农户蔡想明机械化栽种中药材,还帮他解决农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今年春耕生产中,全县投入作业机具6800多台,农业机械化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漳县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已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提高了种植本领,绿色高质高效的科学种植已成为漳县特色产业的 “压舱石”。
据县农技服务小分队队长范爱平介绍,小分队还将继续开展 “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服务”行动,结合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向群众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争做春耕生产的“播种机”、“及时雨”,全方位多角度为全县春耕生产提供服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