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让俺省了心,看着人家干活,还能把钱挣喽。”提及土地托管的好处,今年72岁的牡丹区胡集镇刘庄自然村村民刘广全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省时、省力又高效,每亩土地一年能节省140多元,何乐而不为?
2021年以来,胡集镇通过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把土地集中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在生产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解放了劳动力,实现闲置劳动力再就业,让农民“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仅刘庄村就有300户农户选择土地托管服务。
“俺村实行的土地托管模式,就是在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帮助农民从种到收开展‘一条龙’的服务。”今年53岁的刘玉成是刘庄自然村一名村干部,在全村率先实现了土地托管1500多亩。
“咱老百姓对土地账算得最清楚,怎么省、怎么赚,心里明白着呢。合作社提供的种子、农药、化肥质优价廉,收割、旋耕、播种全是补贴价,打药全用无人机,一年下来一亩地至少降低投入140元,粮食产量不降反增,每亩地产量最少能提升10%,连省带赚,每亩地至少增收200多元。”刘玉成告诉记者,农户把土地进行托管后,合作社可以为托管农户提供种、药、肥、水、耕、播、防、收8个服务环节,不仅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可以增加农户收入。
无人机喷药、机械化收割、秸秆还田……这种土地托管模式,不光解放了劳动力,还解决了大部分耕地无人种、无力种的问题,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则可以通过外出打工实现“再创收”。
“说起种地,往年是俺最头痛的事。起早贪黑打药、施肥、除草、管理,一年到头不闲着,遇到旱涝灾害庄稼减产,算下来,十亩地少收入几千块。”今年34岁的刘电磊告诉记者,他最头痛的就是农忙,因为父母年事已高,在外地工作的他不得不请假回家收种,为这得扣工资、奖金,再算上来回车票,一年下来,少说损失五六千元。
今年好了,刘电磊把10亩耕地托管给了村里的家庭农场,年迈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在家养老,刘电雷也可以安心在外挣钱,一举两得。
土地托管让刘玉成尝到了甜头,也让农户得到了实惠。刘玉成说,下一步,他计划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流转、全托管、半托管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力争达到1万亩土地托管面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