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在衡阳召开,衡阳农村改厕工作经验在会上被推介。
2021年以来,衡阳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把改厕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采用“三格化粪池+人工小微湿地”模式,推进全市农村改厕工作,让“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
近日,记者走进衡阳农村,实地探访改厕为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卫生又方便,改出“城里范”
十里荷塘百里香。盛夏时节,衡阳县台源镇东湖寺村,处处洋溢着湘莲沁人心脾的清香。这里盛产湘莲,荷塘一个挨着一个,水面碧绿清澈。
在王大屋组,一幢幢精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着花草,用栅栏围着。
村民王名贵家屋后,一片透绿的草坪里“藏”着一个池子,上面铺着盖板。王名贵告诉记者,这是家里去年新建的厕所过滤池,由沉淀池、发酵池、蓄粪池3格组成。屋内厕所污水经过粪污沉降、厌氧消化等程序,去除和杀灭寄生虫卵等病原体,可实现对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贮存。
“各级补贴后,村民只需花五六百元就能改建好厕所。改造以后,不仅没有臭味,还不滋生蚊虫。”东湖寺村第一书记唐东北介绍,污水经过沉淀,再排到附近集中处理点二次净化,可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能直接用于灌溉。
和王名贵家一样,衡阳市目前共有24.28万户农户改建或新建厕所,一改“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厕所旧模样。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21年底的56%提升至2021年底的91%。其中,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无害化厕所(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规范使用的厕所)普及率超过90%。
王名贵介绍,未改厕以前,城里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上个厕所不是带把蒲扇赶蚊子,就是点盘蚊香。都觉得不方便,待个半天就走了。
“现在大不同了,家里厕所跟城里的一模一样。卫生又方便,变得‘有城里范’,亲戚来了,一待就是两三天。”王名贵说。
以前“要我改”,如今“我要改”
“去年,我看到别人家厕所改造得干净整洁,非常羡慕。今年我第一个到村里报名改厕。”7月23日,衡东县吴集镇红坪村七组村民朱林保,看着自家已改造好的厕所,不停点赞。
刚开始实施厕所改造时,很多村民颇有抵触情绪。“村民习惯了旱厕,认为改厕后菜地将会缺少肥料,又怕多花水费,积极性不高。”吴集镇镇长刘冬瑞介绍。
衡阳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印发“改厕政策明白卡”,宣讲农村改厕工作的目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分析旱厕的危害和缺陷,帮助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
“中央、省、市、县(市区)、乡镇财政对改厕还给予了相应补贴。层层补贴之后,村民只需花五六百元左右,负责室内厕具、厕屋改造,就能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新厕所。”衡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坚持改厕与污水治理同步推进。在农村改厕中,主要采取3种建设模式:在生态敏感地区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模式,在居住密度较大地区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污水管网”模式,在分散居住地区采用“小菜地就近消纳”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污水横流的乱象,庭院也变得清洁美化。
不少村民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改厕成果后,纷纷报名改厕。
“人居环境要提高,良好习惯靠养成。意愿改厕早行动,公示之前先申请……”如今,村民还将改厕工作编成顺口溜、快板,广为流传。家庭改厕、垃圾分类等讲卫生、爱清洁的生活行为,还可让村民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衡阳市还发动群众参与农村改厕的各个环节,让群众自己办、自己管自家事。
“厕所图纸的设计、厕具材料的采购等系列厕改工作的流程,我全程参与、监督。”衡阳县西渡镇青里村大利组村民颜国梁说,这两年,他不仅建设自家厕所,还参与了全村厕所改造,由改厕“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下好“先手棋”,铺就“振兴路”
一株株梨树茂密成荫,个头饱满的翠冠梨挂满枝头……7月24日,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金甲梨园热闹非凡。游客手提篮筐,穿梭果林,享受田园采摘乐趣。
厕所革命,不仅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让村庄增了“颜值”,添了“气质”。
乡村振兴需要优质的环境作基础,“厕所革命”正是先手棋。衡阳市以农村厕所革命为契机,补短板、改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乡村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泥泞的道路变平坦了,臭味扑鼻的旱厕不见了,陈年的垃圾清运走了,浑浊的河流变清了。”金甲梨园负责人吴力介绍,堰头村成为了游客眼中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梨园开园前10天就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细节之处彰显文明风尚。改厕让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乡贤、外地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衡阳农村——
常宁市罗桥镇庙山村依托田野休闲农牧有限公司,建设“百万樱花园”项目,让村民吃起旅游饭;
衡阳县台源镇东湖寺村引进安发原生态农业旅游公司,流转数千亩水塘种植湘莲,吸纳当地村民务工就业,带动村民致富;
石鼓区角山镇旭东村的“美丽蝶变”吸引乡贤梁光寰回乡,创办起香樟苑生态农业公司,将旭东村打造成以有机种植、生态养殖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主题,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功能的生态休闲基地。
下好“先手棋”,铺就“振兴路”。越来越多的乡贤扎根衡阳农村,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衡阳农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