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的一天,尽管天气寒冷,但阜城县阜星农业科技示范园会议室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园区总经理殷三强正和职工们一起聊着刚刚接到的订单。“我们与衡水老白干集团合作,规模种植大豆5000亩、高粱4600亩,收入将比过去增加一倍,这条道我们走对了。”殷三强兴奋地说。
阜星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衡水市正在推进的省、市、县、乡现代农业园区四级联创、梯次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令人鼓舞和振奋,也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市副市长刘玉华说,衡水市作为农业大市,产业不强、农民不富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等六个方面实现突破,力促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现代农业由大转强的最得力、最有效抓手。农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农业绿色发展等都能在这里取得突破。”刘玉华说,近年来,衡水市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上加大力度,调减了小麦、玉米种植规模,增加设施蔬菜和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新增高端设施蔬菜14万亩,同时围绕建设京津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和高端品种,去年以来销往京津市场蔬菜112万吨,占全省的22.2%,生猪43.7万头,占全省的20%,优质农产品在京津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该市出台了《衡水市现代园区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91.7%。在此基础上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全市注册家庭农场6724家。近年来该市整合涉农资金9.14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79亿元,带动周边47万农民人均增收1.187万元。在景县津龙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这里的养殖区、屠宰区、种植区、蔬菜区、加工区及沼气发电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董事长贾连海介绍说:“园区流转土地2.1万亩,实现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清洁能源的循环经济链条,总产值达到4.4亿元。”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农业大市的衡水责无旁贷。”刘玉华介绍说,近日,衡水市确定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发展基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每年集中扶持2-4个农业园区。建成产品展示中心、良种繁育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园区培训中心的,一次性补助50万元;建成院士工作站的,一次性补助30万元;通过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目前,该市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达到405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12个、市级54个,13家现代农业园区(创业基地)被农业部评为2021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