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尺”,感受民生冷暖的“晴雨表”。从随便找个地方“方便”到露天旱厕,再到如今的水冲式厕所。“厕所革命”的持续升级,彰显着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静海区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区主要领导在深入一线推动重点民心工程建设时强调,民生连着民心。各部门、各乡镇要统筹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尤其要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进度,真正以小工程体现大民生,赢得众民心。
那么,这件“天大的小事”在乡村一线是如何落实的呢?日前,记者深入梁头镇进行探访。
在梁头镇前邓村,记者看到新改建的公共厕所不仅外观漂亮,内部设置更整洁合理。在30平方米的厕所里,洗手盆干净整洁、水龙头出水流畅、闻不到丝毫异味,5个隔间全部使用水冲式蹲便,干净卫生。
“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到了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这是以往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以前,家里来个亲戚朋友上厕所非常不方便,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来。现在可不一样喽!环境变好了,日子和城里一样,过得舒心。”刚晨练回来的张大爷对近几年村里公厕的变化赞不绝口。
“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梁头镇分管“厕所革命”的相关负责同志直言,“日子好了,一定要彻底解决好农村如厕问题。”
梁头镇将环境整治作为打赢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已改造水冲式公厕79座,整体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静海区因地制宜定模式,对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不便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的采取“联户大三格”的方式,解决了部分群众因安装三格化粪池而影响改厕积极性的问题。
在西翟庄镇中翟庄村,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秋日的暖阳照进村里的小池塘,一派乡村恬静的气息。很难想象,以前这个村的公共厕所还都是旱厕,一到夏天,人们捂着鼻子过的场景。
“改厕以前,有的村民家里连厕所都没有,即使有也都是旱厕,村民们没有办法,只能拎着粪桶去公共厕所倒。”中翟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庆华说道。
去年,一张倡导改厕的公告贴上了村口的公示栏,由村里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改厕,带动村民“跟风”行动。拆旱厕、建户厕,中翟庄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厕所革命”是小角落里的大革命,以厕所之“点”,带动乡村振兴之“面”,背后是农村文明进程的整体前行。小小的厕所,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反映的是静海惠及于民的“大民生”,折射城乡发展的“大形象”。
“顽疾靠猛药”。为了实施好“厕所革命”,静海区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担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专班,有效强化组织保障,做到一户一档、一村一册,真正实现乡镇不漏村、村居不漏户。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美丽村庄35个,改造提升公厕1996座、户厕6.6万座,建成70个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现如今,静海人民实现了从满足温饱、奔向小康再到追求美好生活的一步步跨越。“厕所革命”从“为了卫生”到“为了舒适”,百姓衣着从“黑蓝灰”到“个性化”,日常饮食从“吃饱肚子”到“吃出健康”,群众出行从“行路难”到“四通八达”。民生领域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的为民情怀,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