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锐 秦明豫) 极度缺水的元谋县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用改革破解农业灌溉中缺水、浪费、效率低的难题,闯出多元投入,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建共管共赢可持续的节水灌溉新模式,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果蔬产量和收益。
截至2021年,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1万多亩(占灌溉面积的57.14%),年节约水量达5980万立方米,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田地,亩均果蔬收入可增加5000元以上。
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元谋县年平均降雨量仅657.5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627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5.5倍,缺水成为元谋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面对“有水百花齐放,无水寸草不生”的县情,元谋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截至2021年,全县累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蓄、引、提水利工程2327件,总库容1.25亿立方米,但全县的缺水量仍达1.25亿立方米,而耕地的缺灌率更是高达44.83%。发展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产量和收益,成为元谋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不二选择。
2016年4月,元谋县被列为全省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县。元谋县大胆改革创新,围绕水利建设长期由政府单一投入,导致投入严重不足,以及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责任不落实,工程难以长期发挥效益等老大难问题,从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拉开了全县深化水利改革的大幕。
一时间,总投资3.08亿元,涉及4个乡镇16个村委会110个自然村,受益农户1.33万户、6.63万人的丙间片灌溉项目成为水利改革主战场。县里组织专人深入项目区16个村委会8311户农户开展基础数据调查,为机制建立和项目运行成本测算提供数据支撑。有了第一手资料,该县建立起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农业节水激励和精准补贴、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行、群众参与、工程管护等6项关联互动的改革创新机制。
新机制推动改革,一个个曾经的难题逐步破解。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节水项目建设,改变政府单一投入方式。项目建设由三方共同投资:政府投资12012.56万元,占总投资的39.03%;社会资本投资14695.96万元(引入的合作企业投资11970万元,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筹资2725.96万元),占总投资的47.75%;田间工程由群众自筹自建投入4070万元,占总投资的13.22%,实现了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
打破建管脱节困局,实现工程的持续良性运行。引入社会资本后,组建了由投资企业、农民用水合作社参与工程管护的运营公司,改变了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建、无人管”的状况,形成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建共管共赢模式。
大水漫灌,变成了采用智能水表“精准计量、刷卡取水”。盛夏的元谋酷热难当,元马镇大水井村村民朱应明正用高效节水系统浇灌自家的玉米地。他一边注视着水流的大小一边对记者说:“与原先大水漫灌相比,精准滴灌节水、省力,不需要守在这里,调好流量后,我就回家睡午觉去了。”
县水务局副局长彭垭决说:“我们测算过,高效节水灌溉‘省’和‘增’的成效十分明显:省水,与漫灌相比,亩次灌溉由100立方米减少到15-20立方米,节水50%-85%;省肥,每亩同比减少用肥25%-30%;省时、省工,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太方便了’一刷卡,浇地、施肥都完成了。不仅‘省’,增产增效农民更看中,对比显示,项目区亩产可比非项目区大幅增长,同时调整结构种高价值果菜,采用节水灌溉的农民亩均可增加收入5000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