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一张全域工作网络,夯实环境整治基础。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部署,包村领导和包村工作组推进落实,以村(居)为主体,村主任、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深入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构建镇-村-个人三级工作网络。全镇所有村(居)无差别、全覆盖,扎实推进、强化落实,利用一周时间进行集中整治,并常态化运行保持。将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与村(居)民生项目、村两委评先评优、村民慰问补助、入党等结合,全面铺开工作网络,形成健全工作机制。
二、打造一套常态化管理模式,锻造工作推进铁军。健全镇、村基层管理体系,建立村(居)自评、镇级考评的层层评比机制,以“一查到底、一抓到底、一盯到底”的模式进行通报整改。成立成员多元化的镇级考评小组,邀请区、镇人大代表、社会团体负责人参加,每月对辖区内所有村(居)进行打分排名。设置“红黑榜”,以正向激励为主,对于考评优秀列入红榜通报表扬,考评不合格由考评组通报给镇督导组,由督导组对相关村(居)主干进行提醒谈话。
三、健全一批作用发挥机制,激活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引入督导机制,由镇人大、纪委牵头,结合当前危房整治等中心工作,对各村(居)包村工作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予以通报。各村(居)也相应成立巡查组,召集村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及老人协会等成员对村民整治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评议,把考评结果量化公布,对人居环境不规范小组、农户进行曝光劝导,形成比学赶超氛围,激发参与活力。(同安区政府网)
编辑:陈志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