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土地矛盾挑战城镇化——关注城镇化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农村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土地矛盾挑战城镇化——关注城镇化
发布日期:2013-03-07 17:26:45  浏览次数:37


    
三农B2B网讯 媒体报道,国土部未来将重点监测管控土地市场异常波动城市,并针对大房企和大地块建立跟踪督察制度,以稳定房地产用地供应抑制异常地价。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土地矛盾日益尖锐,城镇化或倒逼土地改革破局。
  
    
一、土地矛盾日益尖锐
  
    近期土地市场回温显著。 2012奶牛11月全国各地以来"地王"频出。11月27日,北京、上海土地市场同日出现"地王",楼面价均超过3万元每平方米;而11月28日,深圳新的总价"地王"诞生。11月30日,南京再现全国总价"地王".表面上看,"地王"频出与地方政府逐渐放开调控,跑出优质地缘,而开发商资金状况也有所好转有关。而实质上,则是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极端不平衡的表现。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应,而市场需求仍维持旺盛的状况,供求矛盾导致土地价格迅速被推高,因此增加供应才是解决矛盾的基本之道。

    而现阶段土地制度之下,土地供应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且由于征地成本和卖地价格差额巨大,这使得地方政府更加"惜供".除了土地供求的矛盾,征地利益分配矛盾也是土地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方面。当前农民所获得的征地补偿往往只占到卖地收入的5%不到,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由此激化。正因如此,新一届高层已考虑提高农民的征地标准。

    我们认为,这是中央、地方以及农民的利益博弈或经历妥协-激化-再妥协的过程。即使农民补偿提高10倍,地方政府作出一定让步,但利润空间仍然十分巨大,且一定会转嫁成本,这样一来,农民仍无法从经济上达到入城转为市民的目的。在未来二、三十年,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的大背景下,关于土地征地引发的矛盾仍可能进一步激化。这或将倒逼政府加快土地改革的步伐。

  
    
二、城镇化推动土改破局
  
    新型城镇化被新一届高层不断拔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土地制度已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瓶颈,只有改革土地制度才有望彻底释放城镇化带来的投资和消费效应,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红利".新型城镇化必要求土地改革。已城镇化的农地问题有望率先解决,深圳已经开始试点小产权房转正,未来小产权房可通过在土地利益上给予政府一定补偿的方式来获得转正资格。

    此外,农地交易和管理制度改革也存在空间。未来农民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确权后可以通过土地交易市场将土地产权或管理权进行抵押贷款,在不失去土地的前提下,也可以将土地经营权变成抵押品,在市场上流转获得贷款资金。而地方政府或在保留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益收入同时,返还更多收益于民,并通过新增房产税、环境税等收入来弥补土地收入的下降。在更远的期限内,政府应退出土地市场直接交易转为市场的监督者。

    另一方面,土地产权或使用权通过交易市场或更趋集中,土地价值或更加凸显并带动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给相关行业和公司带来机会。

  
    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推动更多农村人口进城,需要兴建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这将带动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次,新增城镇人口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也十分明显,农村人口入城,特别是农民工进城落户将增加对家电,电子等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此外未来户籍制度改革或进一步深入,医保、教育、就业和培训等将与户口逐渐脱钩,让进城的农民掌握更多职业技能,提高脱离土地生产后的生存能力。而消费物流等服务行业将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行业而得到发展机遇。

  
    综合来看,土地矛盾日益尖锐,城镇化或倒逼土地改革破局。根据行为分析,经济下滑,陆地资源几乎已瓜分殆尽,陆上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国家急需通过发展海洋资源来突破,从而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