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促销花样百出
三农B2B网讯 3月11日中午,记者在省城一些地段走访时发现,不管是临街的铺面还是地下商城,大商场还是专卖店,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打出了促销广告,很多悬挂和张贴促销广告的店里顾客不少,尤其是一些张贴有"全场29元起""亏本大处理"等广告的店铺,顾客更是摩肩接踵。
这些商家真的会让利于广大消费者吗?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并非如此。
西宁市民小张不久前从一家专卖店里花320元买了一件特价冬衣。当时,店主说他买的衣服是断码的,打了四折。可没过几天,他在一家商城看到了跟他穿的一模一样的衣服,标价450元,实际售价才300元。
许多消费者常常会被"换季大甩卖""清仓处理"所吸引,买后又常常后悔,有不少消费者遭遇过种种促销"陷阱"。
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
打折只是个噱头,有些商家暗地里把价格提高后打折,自毁形象。对这个问题,一名店主说,其实打折促销也是无奈之举,他们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前几年,商场和店铺并不是经常打折,只是在节假日、换季或厂家搞活动的时候才打折搞促销,许多消费者就瞅准了这一时机疯狂购物。
理性消费莫冲动
针对这样的消费"陷阱",西宁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王向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向宇告诉记者,一些商家所谓的"超低折扣"一般有三种做法:一是"明降暗升"。这种手法在中低档服装中最为多见。经销商先是把原始价格抬高几倍再打很低的折扣,其实,有时折后价甚至比实价还要高。二是"假冒品牌"。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心理,给服装冠以稀奇古怪的品牌名称,让消费者难以分辨。三是"以旧充新",以全场打折的方式,把积压的库存重新摆上柜台,进行旧货促销。
消费者因精力和时间有限,面对纷繁复杂的打折信息,不可能一一核实。一些商家正好利用打折信息欺诈消费者,工商部门虽然很重视这一现象,但取证困难,也不能处罚。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遭遇欺诈,并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到相关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