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超正在葡萄种植基地内查看葡萄苗长势
三农B2B网讯 9日,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大水井组,在一片广阔的油菜地中间,钢架的白色大棚格外显眼;大棚里栽种的五千多株葡萄苗,已经开始发芽。
这片占地面积30亩的大棚,是芦山县农业生产大棚恢复重建项目,也是该县灾后重建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之一。与开工时相比,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这里的葡萄种植已经初具规模。
走出地震影响
重建带来新机遇
“目前,大棚已经基本搭建完毕,葡萄种苗也已经栽下。”大棚的主人张元超告诉记者。
张元超是当地的养殖大户,“4?20”芦山强烈地震前,曾经饲养了六万多只鸭子。正当张元超的养殖事业风生水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将他十几年的心血摧毁,损失上百万元。
随着芦山县震后生活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的好转,张元超也面临着一道选择题:是重操旧业还是考虑其他的发展路径?
正在张元超思考发展方向时,一位双流的葡萄种植老板找到张元超,希望购买张元超囤积的鸭粪。
“芦山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适合种植葡萄,你为什么不把葡萄种植和养鸭事业结合起来?”双流老板建议,利用养鸭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种植不添加农药的无公害葡萄,走种养结合的路子。
几经思考,张元超联系芦山县农业部门,对土壤肥力等进行化验送检后,得出芦山适宜种植葡萄的结论。
纳入规划享受补贴
发展路子越走越广
经过乡镇一级农业规划申请备案和县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张元超的葡萄种植项目符合芦山县农业部门关于灾后重建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遂被纳入该县第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开工项目。
芦山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张元超的项目,该县将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先建后补的政策。
“我们对新建葡萄基地补助标准为每亩13000元。”该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补助程序为:项目实施分两阶段进行验收,第一阶段为完成土地整理及大棚建设,经验收合格后支付每亩10000元补助资金;第二阶段主要针对棚内葡萄苗栽植完毕后,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的,经农业局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支付每亩3000元的补助资金。
被纳入该县农业灾后重建项目后,张元超的干劲更足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不仅搭建起30亩的种植大棚,还引进了“美人痣”“夏黑”“红提”“摩尔多瓦”等葡萄品种。下一步,当地农业部门还将帮助他设计节水灌溉等设备。
张元超预计,今年夏天,葡萄种植基地的部分品种就能挂果。收益就在眼前,但张元超对未来还有着自己的想法:“我打算把种植基地建成葡萄观光园,吸引游客到地里直接采摘。此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葡萄品牌,直接面对超市上架销售。”
据了解,芦山县灾后重建果蔬产业总规划面积为一万六千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