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戎生前工作照。(资料图片)
本报采访组
人物小传:
徐一戎(1924-2014),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从事水稻科研工作64年,提出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和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突破了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的禁区。他的创造性研究,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为黑龙江垦区乃至全省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广大群众尊称为“寒地水稻之父”。
徐一戎太像一个农民了。
照片里的他,黑、瘦、背微驼。剪着小平头,硬茬茬的头发已经花白。额头布满道道抬头纹,颧骨高耸,脸颊有少许老年斑。一双握稻穗的手,粗糙而厚实。
照片里,徐一戎穿着一件白衬衫,当时同事还表扬照片中的他很“有型”。“但他再怎么打扮,都像是个农民。”与徐一戎打了20年交道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院长马守义说。
“农民”这个标记,深深烙在他身上已经半个多世纪。
6月,哈尔滨,徐一戎的家。温煦的阳光射入书房,4个对开门书柜,一摞摞水稻专业书籍、他用毕生心血记录“北大荒水稻史”的51本日记,被家人擦拭得一尘不染。书桌的相框里,徐一戎捧着一大束水稻,在阳光下,浅浅地微笑。
6月,佳木斯,在徐一戎住了大半辈子的小楼前,他亲手种下的李子树上,待成熟的果实低垂着头,像要诉说什么,却最终静默无言。
时至今日,这位把一生奉献给水稻事业的91岁老人,已经离开我们3个多月了。
“今年的丰收酒,徐老喝不到了。”
——农民张景会
远处的田埂上,徐一戎走“平衡木”的身影仿佛又一次在张景会眼前浮现。
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农场,53岁的种植大户张景会承包了650亩土地,他的水稻平均亩产1300~1400斤,最多的一年,他收了90万斤水稻,按照人均年消费200斤大米来算,光张景会一个人种的水稻,就够3000多人吃上一年。2005年,这个只懂得种水稻的农民走进人民大会堂,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切接见。“我种了19年水稻,徐老每年至少要来两次。他一遍遍叮嘱我,虽然咱地多,可不能‘摊大饼’、‘和稀泥’,上百亩的水稻,得让一棵一棵的苗都长好。”
“就拿这施穗肥来说,以前我们都是固定在7月15号施肥,后来按照徐老的叶龄诊断技术,水稻长到9个半叶片时施肥,不管到没到固定日子,准成!”说着,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