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现代农业促进长治久安纪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现场。(资料图片)
自古以来,屯垦兴,则西域兴。新疆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屯垦戍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是对兵团新时期地位和作用的深刻阐释。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目标,新疆兵团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闯出了一条维稳戍边、强农富民的屯垦之路,对我国农垦和现代农业建设,乃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又有值得借鉴的普遍经验。
本报记者 赵经平 杨久栋
巍巍昆仑,绵绵天山,有一支队伍常年驻扎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守卫着边塞安宁;
民歌悠扬,舞姿曼妙,有一支队伍融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各族群众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绘就团结和谐的画卷;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有一支队伍屯垦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深处,开辟出一片片瓜果飘香、林茂粮丰的绿洲。
这支队伍叫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新中国成立起,兵团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这里奋斗了60年。“生产”、“建设”和“兵团”,多个角色定位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了兵团与生俱来的多元底色。他是战斗队、工作队,也是生产队,他是维稳固边的中坚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精锐部队。60年间,兵团人改天换地,在亘古荒漠间,建起了举世瞩目的人造绿色生态屏障体系、商品优质棉基地、节水滴灌示范基地等等,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先锋模范。
一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铁军——
筚路蓝缕,战天斗地,兵团人把大漠荒原变成塞外江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兵团人为新疆和国家建设不讲条件不计代价
塔卡拉玛干,“死亡之海”,中国最大的沙漠。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就屯垦在这片沙海的边缘,南疆的和田地区。
在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刘富春家的枣园里,上百亩枣树已蔚然成林。整齐划一的枣树林里,青绿色的大枣挂满了枝头。枣树下铺设着滴灌设施,确保把珍贵的昆仑山雪水一滴滴输送到位。枣园外,笔直平坦的道路通向远方。刘富春告诉记者,现在枣园每亩可产鲜枣上千公斤,纯收入三四千元。
这样设施完备、高产高效的果园,在整个团场已经有10多万亩。很难想象,这里在十年前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沙丘。
在沙漠里开辟农场、引水修路、建设城市……兵团人走到哪里,绿色的奇迹就覆盖到哪里。60年来,十四师的职工们就是这样步步为营,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十四师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这是一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模范队伍。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三五九旅这支当年陕甘宁边区开发建设南泥湾主力军的番号,随着《南泥湾》悠扬动人的旋律,曾传遍大江南北。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王震将军对新疆兵团发展史的生动概括。从1949年底解放军十万大军解放新疆开始,他们就在这里开始了屯田戍边的生涯,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带到了这里。
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驻疆十万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这一指示,成为新疆兵团成立的大纲。而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这些曾照亮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光芒,则在随后的岁月里,成为新疆兵团攻坚克难、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打开新疆的地图,可以看到,兵团的单位主要分布在新疆两大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在绿洲的最外围、沙漠的最前沿、风口的最顶端、水源的最末处。
“兵团成立之初,中央和兵团党委就确定了一条原则:不与民争利。老百姓已经开发形成绿洲的地方,兵团不能去争土地,争水源。”新疆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兵团自力更生,把一片片荒漠戈壁变成绿洲,新疆有106.6万公顷人造绿洲是兵团开垦的。”
如今,这片曾经的荒漠上,已经长出了棉田成片,牛羊成群,稻麦飘香,林果茂盛,兵团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棉花总产和单产更是领先全国。兵团以占全国12%的植棉面积,生产出了全国1/5的棉花。
这些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力量支撑。60年来,在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的精神引领下,国家政策向边疆倾斜,各部委各地区倾力对口支援,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汇聚于此。新的时期,农业部又在兵团设立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推动兵团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
这些辉煌的成就,更凝聚着一代代兵团人的心血汗水。60年来,从十万驻疆官兵,到一批批支援边疆建设的热血青年,上百万人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战干旱,斗风沙,植树造林,改良土壤……他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了新疆和国家建设,兵团人不讲条件,不计代价。
“刚来时,这里漫天沙土,没吃,没住,喝水要自己打井。”十四师二二四团政委郭耀峰跟记者讲述了团场10年前进驻沙漠建场时的情形,“当时我们集合了全师的力量来开垦,每个团组织几百人,无偿到这里干两个月。师部一声令下,职工们坚决执行,根本不需要讲条件。”
服从命令,能打硬仗,这是兵团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作风。这其中,有兵团特有的体制原因,也闪耀着兵团人担当奉献的精神。“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兵团的特点和优势。多年来,在推动职工承包经营、实现“分”的同时,兵团始终注意“统”,避免把职工等同于地方农民,保持着屯垦戍边的组织能力。
第一师十团的棉田间,成片的棉花一眼望不到头,几名兵团职工正在冒着高温进行田间管理。十团总农艺师姚仕林告诉记者,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生产充足优质的棉花,保障市场供应,是兵团的职责。兵团每年会确定棉花种植计划,逐级分配给团场,而团场职工们也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足额上交给兵团,保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只要国家有需要,兵团肯定以大局为重。”姚仕林说。
一支“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精兵——
农业是兵团的基石,是兵团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作用的支撑。特有的优势成就了兵团的特色农业,资源的短板“逼”出了兵团现代化的精准农业
从铸剑为犁、拿起“生产武器”那天起,农业就成了兵团最浓厚的底色,成为兵团承担各种职责的基石。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仍然是兵团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兵团建设的基础。”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孔星隆表示,“只有保持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壮大兵团事业,才能更好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
60年来,这片沙海上,农业被演绎得异彩纷呈、别具风情。
桃子、杏子、枣子、西瓜、香蕉,甚至台湾特产莲雾,在第一师十团的城郊设施农业观光示范园,各色水果琳琅满目,让人不经意间就忘了自己身在沙漠腹地。
“我们新疆的水果就是好吃,为什么?”十团科委主任李坪说,“沙土地通风透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便于水果积糖,这是新疆特有的优势。”
在看似不毛之地的沙漠,兵团找到了自身优势,把特色果树园艺业做出了规模和效益。据统计,2013年兵团果树面积达到311万亩,果品类产量220万吨,实现产值294亿元,占到兵团农业总产值的
32.4%。
十二师三坪农场副场长王小平告诉记者,农场规划建设400亩的草莓主题公园,目前已经建起了上百个日光温室大棚,低价出租给职工种植草莓。
“一个棚3000块钱承包费,确实不算多,你算算这个棚一年光折旧就得多少钱?”职工曲士勇坦言。他承包了十几个大棚,每个棚可以收草莓几千斤,市民来这里采摘,每公斤八九十元,折算下来,一个棚一年收入好几万元。
一亩园,十亩田,果树园艺业已成为兵团职工实现多元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兵团的果树园艺,亩利润在5000元以上为110多万亩,亩利润在1万元以上的20多万亩。
当然,果树园艺并不是兵团农业的全部。兵团新闻处处长黄晓虎介绍说,立足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兵团提出了“稳粮、优棉、精果、强牧”总体方针,在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业协调发展,实现了“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园”,农业特色益发凸显。
沙漠里搞农业,有优势,但面对更多的还是挑战。水资源紧缺,无疑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兵团的农田里,你几乎看不到一道明渠。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