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流域面积缩减,西北内陆地区面积不断增加
中国棉花主产区布局之变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刘元阁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出台的同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
这就意味着,棉农此后将按照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将对试点地区的棉农给予相应的补贴。
近几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田面积不断缩减。日前,记者在采访山东、湖北等地棉农、棉商、棉种企业时了解到,多地棉田面积仍在减少,种棉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重心正向西北内陆地区转移。
不再“经济”的经济作物
鲁西北地区有这么一个说法:“金高唐、银夏津”。如今很难说清这句话的出处,但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解释,与棉花有关。
据《高唐县志》记载,“棉为高唐之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恒产”一说确实不虚,高唐县种棉花,始于宋、延于元,明清最盛,直至今日,种植面积依然不小。种植史长,人人善种棉,产量高,商品量也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棉农赚了钱,带动周边市县也跟着种棉。其中,与高唐县紧邻的德州市夏津县植棉业很快发展起来,于是便形成了“金高唐、银夏津”的说法。
“金高唐”的琉璃庙村,棉农赵德华家过去十几年间的主要家庭收入就来自棉花,靠种棉,他养活了5个女儿。种棉效益最高的时候,赵德华不分昼夜地开荒种棉,最多时种了20亩棉花。2011年时,他还有16亩棉田。
而如今,赵德华已经不种棉了。“费工费事,效益还不行,不如种粮食。”种了大半辈子棉花,对棉花很有一份感情的赵德华,也开始抱怨起种棉了。
谈起不再种棉的原因,赵德华说,最主要是劳动力投入太大了。打棉杈,掐边心,杀棉虫,拾棉花,耕地也要好几遍,里里外外要干一个月。“现在种粮食全程机械化,顶多三五天工作量,种下去之后就可以出去打工,每天‘悠悠达达’也能赚100多块钱。”按赵德华这个还略有保守的算法,种棉的劳动力投入,至少价值3000元。
问起种棉的效益,赵德华更是连连摆手,“棉花虽然叫做经济作物,但是并不‘经济’了”。在他印象中,种棉最多的那几年,小麦大约0.6元/斤,而一斤棉花可以卖到4元钱,种棉花当然划算。而现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接近1.2元/斤,一斤棉花还卖不到5元钱。
“也许是大环境造成的吧,棉花卖不上钱了。”2010年左右,棉花价格最高的时候,赵德华家带着潮气的籽棉,也可以卖到7.2元。只有三四年时间,棉花价格就跌了三分之一还多,今年的价格又比去年低了一些。
赵德华所说的‘大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
2011年,我国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过去几年,这项政策的确对稳定棉花生产、保护棉农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棉花收储价格一直高于进口价格,收储压力越来越大。今年4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废止,目标价格政策适时出台。
但是,19800元/吨的目标价格,本来就比去年204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格低一些,再加上补贴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棉农心里没有底,也就更不愿意种棉花了。
不仅赵德华不再种棉,他所在的梁村镇,乃至高唐县,棉田面积近几年也在不断减少。1984年,高唐县百万亩农田中,约有6成种的是棉花,而今年只种了12.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