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的今天,“谁污染、谁付费”应当成为普遍原则,污染治理不可能通通由政府埋单
北京将就水价上涨召开听证会的消息引来众多关注,与以往不同,涨价并没有引发太多争议。
最近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市属供水成本监审报告》显示,2012年北京市属企业供水成本、排水成本分别为每立方米3.08元和1.7元,而目前北京现行居民自来水费每立方米为1.70元,居民用水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为1.04元。同时,根据2013年国家对各地区水资源费调整文件要求,北京水资源费平均征收标准应不低于每立方米1.6元,目前北京现行居民用水水资源费每立方米为1.26元。此次成本的全面公开,让百姓看到了一本明白账。无论是供水、污水处理,还是水资源费,现行价格与实际成本都有较大的缺口。
这几年,北京水价上涨的消息已经传了多次,但每次都因“反响强烈”而被搁置。在每次搁置背后,都是政府不断加重的包袱。对于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水环境要求与现实严重背离的特大型城市而言,这样的包袱显得过于沉重。
与北京有着相似经历的城市,在全国还有不少。在媒体、公众的“只会涨价”的质疑声中,如何理顺资源使用、污染治理价格机制,对哪个城市都不轻松。一些地方不愿直面这样的矛盾,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垃圾清运费、垃圾处理费都无法正常收缴,更谈不上价格的市场化。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地方财政难以为继,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设施的日常运行费用拨付都有困难。没钱,城市“卫生间”不可能正常运行,环境质量下降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生活,我们不再仅追求饱暖,更在意环境美好的生活品质。也正因此,百姓应当明白,除了“七件事”开销,我们还需要为自己的污染付费,为资源使用埋单。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治污收费体系还远未建立,无偿使用资源、无偿损害环境的惯性,让人们对治污收费非常敏感,更有人将收费看做政府无所作为的表现,这显然有失公允。对污染防治来说,收费当然不是唯一的办法,但是,环境保护需要政策、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多管齐下,缺一不可。在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的今天,“谁污染、谁付费”应当成为普遍原则,污染治理不可能通通由政府埋单,价格杠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抱怨雾霾渴望蓝天、憎恶污水期盼碧波,我们就应该为自己产生的污染付出代价。只有成为污染付费者,百姓才会有更强的责任心保护环境。此次,面对北京水价上涨,大多数公众予以理解,表明人们的观念正在转变。我们期待,治污收费能够得到更多支持,也期待水费上涨带给北京的是供水质量的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