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瓜虫包囊阶段
近期,随着水温下降,淡水养殖品种的小瓜虫呈频发态势,以前一个月也见不到几例,现在却基本天天可见。甚至以前很少感染的养殖品种也有发生感染了。如果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当加上治疗不及时等,死亡率可以高达90%以上,甚至全军覆没。
想要彻底处理好小瓜虫,必须从基础知识开始了解。
多子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是一种专性寄生虫。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鱼的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食欲减低至不能觅食,黑身靠边漫游,加之继发细菌、病毒等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给水产持续性养殖带来严重威胁。
小瓜虫为什么容易暴发、造成危害严重和为什么难处理?这需要从小瓜虫的特性出发分析。
1.滋养阶段: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丝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这个寄生阶段,虫体可以进行分裂繁殖,一般分裂3次~4次以后,基本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候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个状态,基本不能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基本不能经过上皮细胞渗透进去,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离开宿主保护层(鱼体上皮细胞和黏液层很薄),这时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药物比较容易渗透进去。
2.包囊阶段:从小瓜虫在鱼体形成包囊到包囊破裂的时期。寄生阶段的小瓜虫成熟后才会冲破保护层,离开鱼体,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约3小时~6小时)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包囊,包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一般一次能孵化500个~1000个幼虫。
3.掠食阶段:从包囊破裂后掠食体自由游动到进入鱼体的时期,即小瓜虫的感染期。这个时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入宿主鱼的皮肤和鳃。此期是药物敏感期,而且如果在1天~2天内(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小时内感染力较高),没有找到易感宿主,幼虫会自行死亡。幼虫感
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下一个生活史。
治疗需要能掌握时机和技巧,再强的生命体,都有它的致命缺点,小瓜虫虽然在包囊破裂前百毒不侵,然而它也有弱点。
1.小瓜虫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而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药物不敏感。因此,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需要连续使用2个~3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一个疗程需2天~3天左右的时间,疗程之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如在20℃~26℃时可以5天重复一疗程。处理效果,需要在最少2个疗程之后,在显微镜下检查鱼鳃丝中有无虫体来判定。同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多的疗程或预防措施。
2.当环境不适,低温时(特别是低于15℃以下),小瓜虫成虫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其中,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高温时,胞囊内孵出幼虫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变短,囊壁厚度随水温升高而变薄。所以温度升高或者降低都是控制病情的有利因素。小瓜虫对外界渗透压十分敏感,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一特性。利用食盐刺激小瓜虫离体之后再杀灭离体小瓜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办法。
3.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着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是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低于10℃也可以感染(侵袭力明显降低),在30℃以上,虫体基本不能发育。在24℃左右,生活史为4天,15℃左右10天,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一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无法进入鱼体皮肤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另外,此病和鱼的养殖环境、温度、溶氧不足、营养、密度、过塘等等有关。
4.小瓜虫几乎均在晚上子时进行分裂繁殖,促进小瓜虫提早突破保护层和破包囊转化成药物可以杀灭的幼虫,这时就是最佳用药时期。
治疗方法:
1.白天加(换)水10公分~20公分,晚上11点泼洒复方络合铜+碘,连续两天,再在第3、第4天连续两天使用过硫酸氢钾+底丹改良底部。
2.内服虫虫草+纤灭,虫虫草、纤灭拌2饲料投喂,连续6餐~10餐(如果胃口稍差或肝脏偏白,再加健康一号拌料;处于保护层里的小瓜虫和网箱、循环水养殖的唯有靠内服才有佳效)。
3.病情稳定后,再根据小瓜虫喜欢酸性底质,每个月定期泼洒熟石灰,沿塘边泼洒。
总结处理小瓜虫要点:1.水温15℃~25℃易发;2.不耐低温10℃以下自动死亡;3.不耐高温30℃以上基本不见;4.包囊无药可进,只有晚上破包囊繁殖的幼虫才能杀死;5.清水塘易繁殖,水体尽量保持一定水色;6.晚上11点用药,碘制剂必须要真的、质量好的,内服虫虫草、纤灭拌饲料,食欲差,加上健康一号,连续3天~5天;7.忌用硫酸铜(促使形成包囊);8.预防胜于治疗,水温接近25℃,开始内服预防。
谢权忠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