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洪光 杨瑞雪)近两年,山东省青岛市根据都市型畜牧业发展需要,探索推进畜牧业基层管理队伍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方式,财政负担薪酬,政府购买服务,公开选聘了471名基层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协管员,充实到镇村一线,实现了畜牧业基层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年轻化,实行“合同管理、定岗定责、提高待遇、绩效奖惩”,强化基层畜牧管理。
长期以来,青岛与许多地方一样,畜牧业基层管理普遍存在着力量薄弱、人少事多、年龄老化、素质较低、技能落后、薪酬较低等问题。基于这些,2015年初经青岛市政府同意,市畜牧局、财政局制定了《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原村级动物防疫员统一改为“基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协管员”。根据各区市畜禽业现状,合理设置和核定人员数量。原则上每10个村配备1名“防疫安全协管员”,共核定“防疫安全协管员”622名,对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的镇街,可适当增设和调剂分配;“防疫安全协管员”应具备畜牧类专业职业中专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实行公开招聘,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定额补助薪酬,每人每月2600元,由两级财政纳入预算,确保按时发放工资和交纳“五险”;劳务派遣费用由财政负担。胶州市、黄岛区规定每人每月补助3500元,即墨市规定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计发,每人每月补助约2800元。
为加强对这支新型畜牧业基层队伍的管理,青岛创新管理制度,制定了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由镇街政府与“防疫安全协管员”签订劳动合同,委托劳务公司管理派遣,由畜牧部门使用考核,在基层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集中办公;明确了“防疫安全协管员”岗位职责,依法约定职责任务,健全了考核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