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 程涛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采取“421”养殖模式和一系列新举措,力促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传统产业在困境中成功突围,走出了一条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升级的蜕变之路。
坐落在该场105生产队北侧的现代化养牛场,放眼望去,整齐划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正像一个巨大的助推器,为这个古老的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草原深处书写出畜牧业科学发展的新传奇。
发展遇到瓶颈——
传统畜牧业遭遇寒冬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进口产品的全面进入,国内乳业发展一直在低位徘徊。拉大布林农牧场畜牧业受到粗放式经营,奶价持续走低,饲草、人工等成本增加的影响,加之连年干旱导致放牧场、打草场萎缩,多种因素叠加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畜牧业发展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地养殖户充满焦虑和困惑,并出现了批量卖牛现象。散养、散放和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正在受到市场高标准要求和逐渐兴起的规模化养殖的巨大挑战,传统的优势逐渐丧失,利润空间变小。
3年前,105生产队养殖户崔立军家的奶牛进入牛场之前一直是散养,家中共有30多头牛,其中10头出奶,平均每头牛一天产20公斤鲜奶,但是高成本和微利润使得他不得不忍痛卖掉了一部分牛。
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当地乳品企业逐渐停止了收购散户牛奶,使养殖户们失去了最后一根稻草。该场牛存栏数量由1.6万头减少到了0.8万头,下降了近二分之一。
阵痛倒逼思变——
积极探寻发展新思路
畜牧业是农牧场重要的支柱产业,占到职工收入的半壁江山。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怪圈,彻底转变养殖户的经营思路,现实问题摆在了农场领导班子面前。此外,当地乳品企业收购奶源的标准不断提高,散户奶源基本无人问津,园区式养殖、工厂化奶源供应势在必行。
痛定思痛,他们决定转变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农场领导班子和畜牧技术人员多次深入职工群众中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成批次走出去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与养殖户一起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通过反复研讨,大家的思想在慢慢改变。这时,一种量身打造适合本地区特点和符合职工群众利益需求的养殖模式逐渐酝酿成型。
拉布大林农牧场场长何兆东说,畜牧业事关民生,牵扯到千家万户,当下最要紧的是要保住这个产业,保住百姓赖以生存的饭碗,不能让杀牛倒奶的现象在这里发生,必须要找到一条新路子,让畜牧业摆脱尴尬的现状。
“421经营模式”——
破茧成蝶的成功突围
为尽快解决职工牛难养、奶难交的难题,从2015年开始,该场以“转型升级、降本增效”为目标,自筹资金进行开发建设,投资近1.2亿元,新建了9座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一座肉牛场,可饲养奶牛8000头、肉牛240头,奶牛场建立了现代化挤奶平台,并配套饲养育成牛、犊牛的圈舍,清粪、粉碎等设备。
采取“四统二分一自”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牛进行半托管管理,即“统一饲草料供应和饲喂模式,统一防检疫诊疗,统一育种提高繁育和受胎率,统一挤奶、饮水和粪便清理;二分即分户经营、分户核算;一自即自负盈亏”。还针对泌乳奶牛实行TMR统一饲喂、统一清粪,确保泌乳奶牛的牛奶品质。
同时,该场还配套实施了“三防三提一降一保障”措施,即“防火、防疫、防体细胞,提高受胎率、繁殖率、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牛场安全”。
2017年,这个场还建设了青贮窖、干草棚等配套设施,引进了蚯蚓分解粪便等新举措。集中饲养模式大大提高了鲜奶质量,保障了鲜奶价格,有效应对了散户奶被市场淘汰的冲击,为广大养畜户保住了产业。
养殖场场长姚国林说:“进入园区之后管理规范了,农场、职工和养殖场三方有利,还可以解放一部分职工生产力去搞副业。”通过对比,养殖场牛奶每公斤收购价格高于散户1元以上,均价达到2.7元/公斤,奶户收入明显增加,职工群众认可度大大增强。崔立军家的10头奶牛进入养殖场之后,每头奶牛在300天的产奶期内平均每天可以获利20元左右。
未来这个场还有更长远的计划——3至5年内通过完善奶牛场配套设施,把全场所有生产队全部建成畜牧园区,彻底扭转畜牧业发展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