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免疫接种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交巢穴注射、滴鼻、喷雾、口服。
一、皮下注射:
1、皮下注射:就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猪的皮下脂肪层较厚,疫苗吸收较缓慢。
2、接种部位:猪皮下接种的部位一般在耳根后或股内侧。
3、注射方法:注射时,左手捏起局部的皮肤,捏成一皱褶,右手握注射器由皱褶的基部刺入 2-3厘米,以针头刺入皮下可感自由移动,推药液无阻力为准。
4、如猪丹毒弱毒菌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仔猪断奶后皮下注射5毫升;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每头猪皮下注射5毫升。
二、肌肉注射:
1、肌肉注射:就是在肌肉层丰厚的部位,将疫苗直接注射在肌肉内,经肌肉内的血管吸收,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疫苗吸收较快。
2、接种部位:猪肌肉接种部位一般选在肌肉丰满的臀部或颈部,较瘦的猪最好在颈部注射。
3、注射方法:其方法是使针头与皮肤呈垂直角度,直接迅速进入肌肉内。注意动作必须轻、快而有力,且用力方向与针头保持一致。针头不得全部插入肌肉内,以免因猪骚动而折断针头。猪大多数疫苗接种都采用肌肉注射法。
4、如猪瘟、猪丹毒弱毒菌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猪肺疫三联冻干弱毒苗,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
三、交巢穴注射:
交巢穴又叫后海穴,位于肛门与尾根之间。注射时左手提起猪尾,右手提注射器在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处刺入2~25厘米。此法常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苗和猪流行性腹泻苗的免疫接种。
四、滴鼻:
滴鼻法在猪场使用不多,滴鼻法是将稀释好的疫苗滴入鼻孔内,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主要用在1~5日龄的仔猪,如猪伪狂犬病疫苗在仔猪免疫时常采用此方法。
五喷雾:
即是用动力压缩机增大盛装菌苗容器的压力然后开动微孔喷头,药液成雾状喷出,猪通过呼吸吸入菌苗而达到免疫,此法主要用于大群猪免疫。
六、口服
将疫(菌)苗混于饲料或饮水里经口服下,通过饮水或拌料口服接种。必须注意,用于拌疫(菌)苗的饲料要新鲜,不宜用酸败或发酵饲料拌。大小猪要分开饲喂。使其能均匀吃到含疫(菌)菌饲料。如猪肺疫弱毒菌苗用 饮水免疫接种,先停水4小时左右,再饮水免疫接种,稀释疫苗的水要纯净,尤其不能用含有消毒药物的水稀释疫(菌)苗。
七、猪免疫接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1)疫(菌)苗必须根据其性质妥善保管 死菌苗、弱菌苗、类毒素、血清及诊断液要保存在低温、干燥、队暗的地方,温度维持在2-8度之间,防止冻结、高温和阳光直射。弱毒疫苗最好在-15度或更低的温度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其效力,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的期限,不得超过该制品所规定的有效保存期。猪丹毒活疫苗(GO42株)、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链球菌活疫苗等常采用混饲法投苗。
(2)对疫(菌)苗的检查 疫(菌)苗在于使用之前,要逐瓶检查,发现盛药的玻璃或安瓿破损、瓶塞松动、没有瓶签或瓶签不清、过期失效、制品的色泽和性状与制品说明书不符或没有按规定的方法保存的,都不能使用。
(3)接种疫苗前,必须检查猪的健康状况 凡身体瘦弱、体温升高、临近分娩不久分娩的母猪,患病或传染病流行时,一般都不要注射。应建立防疫注射登记簿,逐户逐头注射登记,并发给免疫卡。未注射的猪,也要逐头登记清楚,做到有据查,以便按期补针。
(4)接种时做好消毒工作及正确使用疫苗 注射器械和针头事先要固定,做到一头一针,以避免从带毒(菌)猪把病原体通过针头传给健康的猪。疫(菌)苗的用法、用量,按该制品的说明书进行,使用前充分摇匀,开封后当天用完,隔夜不能再用。天气炎热时疫(菌)苗主要用棉花包好放在装有决块的保温瓶里以免气温过高影响免疫效果。
(5)注意观察接种后猪只的反应接种疫苗后,在反应期内应注意观察,若出现过敏、应激状况时应立即进行处理;若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委顿或表现有某种传染病的症状时,必须立即隔离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