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病害防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发布日期:2012-09-13 14:48:03  浏览次数:44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房炎的分类方法较多,有以病原、病理、病程、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分的,有以乳汁细胞数、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分的。现临床上较为适用的分法为: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还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纤维蛋白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据报道,奶牛乳房炎在生产中发病率可高达78%以上,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攻克本病显得尤为重要。

  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1.1 病原体感染导致乳房炎的发生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据报道多达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霉形体2种,真菌及病毒7种。

  1.1.1 细菌 患乳腺炎的奶牛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1.1.1.1 链球菌属 被本菌属感染的多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大多数呈慢性经过,有时呈急-亚急性经过。也有出现严重症状的,但病程短,后遗症为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

  1.1.1.2 葡萄球菌属 本属中引起乳房炎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所致乳房炎见于泌乳高峰期,常为慢性,也可呈急性。本菌经常存在于外界环境中,挤奶员的手、擦洗乳房用的布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

  1.1.1.3 大肠杆菌属 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常呈最急性,病情急,病程短,可于数日死亡。常见乳房肿胀,并有毒血症症状,高热、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拉稀、乳汁水样黄色、迅速停止泌乳。溶血性大肠杆菌性乳房炎,预后不良,甚至死亡。

  1.1.2 霉形体(支原体)已确定能导致牛乳房炎的至少有12种,较常分离到的有牛霉形体等6种。牛霉形体性乳房炎是传染性的,临床特征为乳区肿胀,但无热痛反应,泌乳异常,且常伴有关节性跛行和呼吸道症状。

  1.1.3 真菌 真菌性乳房炎主要由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毛孢子菌属和曲霉菌属等引起,但不多,且呈散发性,多发生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或由于药品、器械被真菌污染。

  1.1.4 病毒 也能引起乳房炎,但大多为继发感染。主要有牛乳头炎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口蹄疫病毒。一般为乳头皮肤感染,产生丘疹、疱疹、水疱,继发其他细菌感染,而导致乳房炎。

  1.2 其它因素导致乳房炎的发生

  乳牛乳房炎发病率除受病原体影响外,还受气温、环境、管理、饲料、挤奶方式、泌乳量、泌乳阶段、胎次以及乳头形态、不同乳区、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高、病原菌大量繁殖;雨季,运动场积水泥泞,易使乳房脏污,发病率高;有时气温突然升降,发病率也是低幅波动;运动场坑凹不平,有灌木丛或障碍物,乳房容易受到外伤而发生乳房炎;挤奶方式的影响,机器挤奶牛群比手挤奶牛群发病率高4~5倍或更高。

  2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2.1 西药治疗

  初中期宜杀菌消炎。选择用量小,疗效高而持久敏感的药物。对于严重患畜,先治标救命,采用大输液疗法;慢性型,硬块难消,乳区病灶,作环行封闭式穴位注射,或乳基深注,乳房灌注,药浴。

  西医用药以抗菌消炎、解热镇痛为主,改善血液循环为辅。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常规的方法是将药液稀释成一定的浓度,通过乳头管直接注入乳池,可以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为先挤净患区内的乳汁或分泌物,碘酊或酒精擦拭乳头管口及乳头,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插入接有胶管的灭菌乳导管或去尖的注射针头,胶管的另一端接注射器,将药液徐徐注入乳池内。注毕抽出导管,以手指轻轻捻动乳头管片刻,再以双手掌白乳头乳池向乳腺乳池再到腺泡管顺序轻度向上按摩挤压,迫使药液渐次上升并扩散到腺管腺泡。每日注入2~3次。注意事项:①乳导管、乳头、术者手均要做好消毒。②乳房内的乳残留物应挤净,如有脓汁不易挤出时,可先用2%~3%苏打水使其“水化”。③抗生素宜选用经药敏试验后的有效药物,要注意药物疗效和耐药性,应适当更换。④注药后,可轻轻捏一下乳头,防止漏出。⑤对严重病例可注入0.02%雷佛奴尔或呋喃西林,0.1%高锰酸钾等防腐药液,每日1~2次,注入后轻轻挤出。也可用0.25%~0.5%盐酸普鲁卡因作乳房基部封闭。当并发全身症状或乳池注入困难时,可肌注或静注抗生素。

  2.2 中草药治疗方剂

  中药来源于动植物及矿物,含多种活性成分,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强烈,中草药成为治疗乳房炎的一个新尝试。中医用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活血化瘀为主,以健脾胃为辅,可单用,亦可与西药共用,均有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几种方剂:

  2.2.1 瓜蒌散 瓜萎60g,当归40g,乳香30g,没药30g,甘草15g,研成细末后,用开水冲候温灌服。方中瓜蒌清热化痰,解瘀结;当归、没药、乳香养血活血,祛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解疮毒,诸药合用,共奏其效。如肿痛严重,可加清热解毒、行气散结的蒲公英、金银花;有血、乳凝块者,可加川芎、桃仁、炒侧柏叶。

[page]

 

  2.2.2 防腐生肌散 枯矾500g,陈石灰50g,熟石膏400g,没药400g,血竭250g,乳香250g,黄丹50g,轻粉50g,冰片50g。用法:共为极细末,混匀装瓶备用。用时撒于创面或填塞创腔。可祛腐、敛疮、生肌。主治痈疽疮疡。

  2.2.3 乳炎散 将金银花100g,蒲公英100g,连翘60g,黄连35g,花粉55g,赤勺45g,白芷45g,皂刺45g,混拌均匀,加水2000g浸泡60min,放于火炉上烧沸后,将炉火调至文火煎熬40min即成。加入250mL白酒,分装入啤酒瓶中灌服,每间隔12h灌服一次,一般2~3次即可痊愈,治疗慢性乳房炎效果好。有关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及其复方制剂对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2.2.4 仙人掌 急性乳房炎多于胃热雍盛致热毒蕴结,经脉受阻,气血瘀滞,热盛内腐而成。仙人掌苦寒之物,入心肺胃经,外敷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之效。若转为急性乳房炎,取仙人掌数片,去刺捣烂成泥,涂抹患畜乳房上,每日一次,3~5d即愈。乳房红肿消失,挤奶畅通,患畜无疼痛的表现。仙人掌低价易得,是治疗急性乳房炎的一味良药。

  2.2.5 清热消炎膏 生大黄120g,蚤休80g,皂刺100g,陈醋500mL,95%乙醇300mL。制法:生大黄粗粉浸泡于醋和乙醇中。蚤休、皂刺共煎煮3次,过滤弃渣,滤液加入到醋、醇中共浸泡5~7d,过滤弃渣,文火煎熬至流浸膏,加入尼泊金甲酯0.1%,搅拌均匀即得。使用时将患部洗清后涂搽肿胀部位。涂后几小时肿块渐散,每日1~2次,3d痊愈。该药膏适应慢性型,硬结难消的患症和隐性乳房炎。

  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其疗效已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据报道,岳春旺等人用中草药治疗此病,在实验期内治疗30头,治愈28头,无效2头,治愈率高达93.3%:再如马树东等用乳房消肿散内服,结合特效米先治疗153例,治愈率为85.6%。

  2.3 其他疗法

  2.3.1 激光治疗 为了克服奶牛乳房炎这一顽疾,兽医工作者们采用激光治疗此病。有报道,试验采用8兆瓦功率的氦氖激光照射乳中穴,照射距离为30~40cm,时间为10min,连续3d,治疗隐性乳房炎有效。陈钟鸣等用激光照射、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获得了较对照组的高治愈率和有效率。

  2.3.2 乳房按摩、冷敷、热敷和增加挤奶次数。每次挤奶时按摩乳房15~20min,炎症初期进行冷敷,2d后炎症不再发展时方可进行热敷。应注意,出血性乳房炎不可进行按摩和热敷。对患乳房炎的乳区应增加挤奶次数以利炎性产物排出,保持乳导管畅通,促进脓泡康复,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注射抗菌素。

  2.3.3 手术治疗 对有价值的奶牛浅表性、化脓性乳房炎可进行手术切开排脓,并加强术后护理;深层化脓性乳房炎可先用注射器抽出其内容物,然后向脓腔内注入40万则青霉素;当发生坏疽性乳房炎时,可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铜棒腐蚀后,再用3%的过氧化氢或过氧化钾液充分洗涤,如坏疽部分较大,可进行手术切除。

  2.3.4 碘伏治疗 用5%碘伏20mL加注射用水至80mL后,经乳导管缓注患病乳房:轻轻捻转乳头1~2次,轻柔按摩乳房2~3min,每天1次,连续用药,至临床症状消退。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减少与病原接触的因素

  挤奶员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挤奶时不宜喂干草或饲草等饲料;圈舍要有良好的卫生措施。

  3.2 减少应激反应

  夏秋季牛舍一定要干燥、通风、凉爽,防止高温潮湿,春冬季节要防止寒冷袭击,保持适宜温度和充足阳光照射。另外要注意降低畜群转移或首次应用新挤奶台,挤奶机等的应激。

  3.3 减少外伤因素

  防止栏圈过挤,地而及过道光滑,踏板或台阶过高,以及废旧铁,木栅栏等引起外伤。

  3.4 营养因素

  在母牛干奶期或青年母牛产犊前60天,一定要防止缺乏维化素A、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母牛泌乳期最后一周,日粮中不宜加谷物,玉米青贮和高质量豆科干草等。

  3.5 挤奶操作要规范

  产乳最初几天,乳房会有水肿,为使其迅速消失,可适当增加挤奶次数,但产后前4天全部挤干易患产后瘫痪症。第1天每次约挤2kg,第2天每次挤奶量约为乳量的1/3,第3天为1/2,第4天为3/4,第5天可完全挤完。干奶期最后一次挤乳,要认真挤干净,然后注射干奶油剂,停奶康等药物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